课件编号17315288

[备考2024]一轮复习测试卷:专题二十一 种群及其动态(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4342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二十一,解析,动态,及其,种群,专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新高考生物第一轮章节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专题二十一 种群及其动态 专题检测题组 A组 1.中科院康乐院士团队通过分析飞蝗的体表和粪便挥发物,发现了飞蝗群聚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4VA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并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飞蝗OR35蛋白缺失突变体,发现其触角和锥形感觉神经的生理反应显著降低,对4VA的响应行为丧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飞蝗幼虫活动能力强,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4VA通过负反馈方式调节蝗虫种群密度,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C.OR35可能是4VA的特异性受体 D.用人工合成的4VA诱杀蝗虫属于化学防治 答案 C 飞蝗的幼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可利用样方法调查飞蝗幼虫的种群密度,A错误;4VA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并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4VA可使蝗虫聚集,聚集的蝗虫释放的4VA进一步增多,能吸引更多的蝗虫,因此属于正反馈调节,B错误;飞蝗OR35蛋白缺失突变体对4VA的响应行为丧失,因此说明OR35可能是4VA的特异性受体,C正确;用人工合成的4VA诱杀蝗虫利用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 2.藏羚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濒危物种。近年来藏羚种群数量逐渐增加,濒危程度连降两级,在201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由“濒危”降至“近危”。如图是西藏藏羚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为影响可能是藏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B.藏羚种群数量整体表现出先降低再升高的规律 C.种群的分布和数量变化不能直观反映种群的现状 D.提高出生率是增加藏羚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 答案 C 人为影响可能是藏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A正确;据图可知,藏羚种群数量整体表现出先降低再升高的规律,B正确;种群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能直观反映种群的现状,研究种群的分布和数量变化有利于对种群的保护,C错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提高出生率是增加藏羚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D正确。 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中描述了种豆时豆长得稀稀疏疏,杂草却生长旺盛的景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中描述了草本植物在冬季枯死、春季复苏、夏季生长繁茂的景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杂草与豆是种间竞争关系,是影响豆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 B.调查杂草的类型和对应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 C.去除全部杂草,豆的生存压力降低,会呈“J”形增长 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受温度、日照和降水量等变化的影响 答案 C———豆苗”和“草”竞争阳光和无机盐等资源和空间条件,二者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是影响豆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A正确;杂草属于植物,调查植物的类型和种群数量可以用样方法,B正确;去除杂草后,豆的生存压力降低,但是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因此其种群数量仍然呈“S”形增长,但是K值可能会增大,C错误;草的枯死、复苏及繁茂生长会受到温度、日照和降水量等变化的影响,D正确。 4.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λ值(λ=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并绘制出如图所示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种群数量在第2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 B.c点对应的时期,甲、乙种群数量达到相同 C.乙种群在这4年中,种群增长速率保持不变 D.乙可能是一种入侵物种初入该保护区 答案 D λ=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因此λ>1时种群数量增多,λ<1时,种群数量减少,当λ=1时,种群数量不变。甲曲线1~3年(不包括第3年)λ>1,种群数量增加,3年后λ<1,种群数量减少,因此甲种群数量在第3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A错误;c点对应的时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