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316084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管弦和鸣—— 《梦幻曲》教学设计 +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05-17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484881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PPT,18张,课件,教学设计,梦幻曲,核心
    (课件网) 梦幻曲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 审美感知:在聆听的过程中,通过模唱、对比、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乐句特点,从而划分乐曲结构。 艺术表现:能哼唱主题旋律,能掌握作品的结构及乐句划分,能区分小提琴与大提琴的音色特点,了解作者及整套作品。 创意实践:通过编创动作表现歌曲,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文化理解:通过不同形式的欣赏,感受音乐动人的抒情风格和每一段所表达的不同情境。 核心素养 新课导入 1 CONTENTS 新课探究 2 课堂小结 3 课后作业 4 新课导入 PART 01 新课导入 《童年情景》之梦幻曲,完成于1838年,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 1838年,热恋中的舒曼写信告诉克拉拉:“记得有一回你对我说:‘有时在你面前我真像个孩子。’无论是不是这句话的影响,总之,我突然有了灵感,即席写了30首有趣的小品。”在其中,就有《梦幻曲》。 新课探究 PART 02 一支简短的旋律包容了人们对生活、对爱情、对幻想的追求与希冀,也表达人们对已逝去或将来到的美好的梦幻的热望与挚爱。   这支旋律,显示出这个梦幻主题是永恒的,也是不朽的,细腻的音乐表情,丰富的和声语言,引人入胜的表现力,使这首短诗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百听不厌。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画旋律线,谈谈感受。 新课探究 随琴轻声模唱音乐主题,边唱边按拍指挥图示挥拍。 新课探究 聆听《梦幻曲》全曲,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 辨别音乐主题出现的次数,每一次出现使音乐进行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徐缓如歌的旋律,柔美醇厚的音色,蕴含着宁静的冥想与沉思,把我们引入梦一般的意境。 新课探究 罗伯特·舒曼 (1810-1856),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自幼显露出音乐、诗歌、戏剧等多方面的才华。他是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之一,生性热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1834年创办《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新课探究 分析作品,分组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管乐器组的认识和了解。 第一乐段旋律起伏不大,节奏平稳,表现出静谧而甜美的意境。 第二乐段运用“梦幻”主题进行转调发展而成。频繁的调性转换,旋律的起伏跌宕,体现了朦胧变换的感觉。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 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PART 03 这节课通过听赏优美的《梦幻曲》,共同感受了舒曼叔叔抒情、遐想的作品风格。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PART 04 请同学们和音乐会的观众们一起感受《梦幻曲》为大家带来的愉悦与快乐! 课后作业 同学们,再见!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 《梦幻曲》教学设计 课题名 《梦幻曲》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在聆听的过程中,通过模唱、对比、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乐句特点,从而划分乐曲结构。 艺术表现:能哼唱主题旋律,能掌握作品的结构及乐句划分,能区分小提琴与大提琴的音色特点,了解作者及整套作品。 创意实践:通过编创动作表现歌曲,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文化理解:通过不同形式的欣赏,感受音乐动人的抒情风格和每一段所表达的不同情境。 教学重点 《梦幻曲》的感受与体验。 教学难点 主题乐句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童年情景》之梦幻曲,完成于1838年,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 1838年,热恋中的舒曼写信告诉克拉拉:“记得有一回你对我说:‘有时在你面前我真像个孩子。’无论是不是这句话的影响,总之,我突然有了灵感,即席写了30首有趣的小品。”在其中,就有《梦幻曲》。 二、新课探究 1、 一支简短的旋律包容了人们对生活、对爱情、对幻想的追求与希冀,也表达人们对已逝去或将来到的美好的梦幻的热望与挚爱。 这支旋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