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326833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古风新韵》(作业设计方案)

日期:2025-05-0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30108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1课,古风新韵
  • cover
古风新韵音乐单元作业设计 1、单元信息 2、单元分析 (1)课标要求 本章内容是人民音乐-出卷网-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按照《义务 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3 年版)》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通过学唱歌曲、欣赏歌曲,了解中国古代乐器古琴的音色特色及发展。 2.能够辨别进行曲的风格特点、认识中国著名曲作家———李白、苏轼、孟 郊、黄自。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高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附点音符”和“前八后十六”,并能编创、运用音乐知识。 5.感受古代音乐风格与魅力,增进对中国音乐文化热爱。 (二)教材分析 1.古琴曲《关山月》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表达了守边战士在马上吹奏的 军乐,乐曲表现了征人思乡报国的情感。琴曲《关山月》为本世纪梅庵琴派著 名代表曲目之一。音韵刚健而质朴,气魄宏大,抒壮士之情怀,真挚感人,富 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 2.歌曲《但愿人长久》是一首流行歌曲,选自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词《水 调歌头》,由台湾著名作曲人梁弘志作曲,邓丽君演唱,后经许多人翻唱。歌 曲在 2007 年 10 月 24 日作为 30 首“奔月”歌曲之一,随“嫦娥一号”登上月 球。 3.歌曲《游子吟》由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为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词谱曲。 此曲以动人优美的旋律,饱含深情地演唱,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与歌颂,扣人 心弦,催人泪下。 4.歌曲《花非花》是我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创作的艺术歌曲中影响 最广的一首歌曲。在词曲结合中较好的采用了依字创腔,使歌曲犹如在吟诵, 给人以无限的柔媚感。 (3)学情分析 本课以“古风新韵”为主题,目的是让学生在吟诵诗词与演唱古诗词歌曲 中,感受意境,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六年级的学生在诗词的诵读与理解上已 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能够唱出古诗词歌曲所表达的意境,能够跟随音乐朗 诵歌词并能够进行创编活动是本课的重点。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一)单元学习目标 欣赏古琴曲《关山月》,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通过聆听,聆听两首古诗词曲,体会作品表现的意境。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在演唱中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并说出两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情感,增进他们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 (2)单元作业目标 能有感情、准确地演唱歌曲。 通过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感受歌曲的意境与感情。 通过听辨节奏、编创旋律,巩固复习本单元音乐知识,并能通过编创动作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文辞优美兼具音乐性。教科书以“古风新韵”为主题,旨在让学生在吟诵诗词与演唱古诗词歌曲中,感受音乐中诗词所表现的意境,体会诗词韵律与音乐旋律之间的紧密关系。同时,在音乐学习中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体现“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教育方针。本单元作业设计是在“双减”背景下,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和创造”的课程理念,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布置,遵从作业设计的“整体性”、“科学性”、“趣味性”、“体验性”、“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层次性”八大原则,分 类、分层布置,做到难易适中、层层递进,可操作性强,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 中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文化自信,培养核心素养,激发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