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 地球与月球(精准练习) 一、选择题 1.月球绕地球转动形成了( )。 A.昼夜变化 B.月相变化 C.四季变化 2.首次实现人们登上月球的梦想的国家是( )。 A.美国 B.德国 C.中国 3.“月海”是月球上的( )。 A.海洋 B.草原 C.平原 4.我国实施了探月工程———嫦娥工程”,并于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 )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A.嫦娥三号 B.嫦娥四号 C.嫦娥五号 5.中国的探月工程是我们国人的骄傲,它是( )。 A.月亮女神 B.嫦娥工程 C.阿波罗11号 6.地球上到处有水,但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淡水只占地球水量的( )。 A.3% B.29% C.71% 7.一个月里月相是会发生变化的,下面( )是盈凸月。 A. B. C. D. 8.地球仪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深浅不同的( )。 A.海洋 B.沙漠 C.泥沼 9.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 )照片。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二、判断题 10.观察月相变化的时间应按农历日期进行。( ) 1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相变化是月球在自转过程中发生的。( ) 12.节约用水需要我们少喝水。( ) 13.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 14.地球的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5%。( ) 15.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船身。( ) 三、连线题 16.连线。 首次用望远镜看到月球 亚里士多德 神舟五号飞船的宇航员 伽利略 环球航行 杨利伟 作出“地球是个球体”的推测 麦哲伦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逆时针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2.A 【详解】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 3.C 【详解】月球的地形主要有环形山,月海,月陆和山脉,月面辐射纹,月谷等。“月海”这个名称最早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17世纪初提出来的,月海其实是平原。月面上覆盖着的是一层多孔的火山灰性质的土壤,有的地方只有30多厘米厚,有的地方却有好几米厚,甚至更厚些。 4.C 【详解】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发射,这是时隔34年后人类首次发射的以月球采样为目标的可返回式探测器,也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所以C符合题意。 5.B 【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2003年3月2日宣布,中国将开展月球探测工程的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并取名为“嫦娥”工程。适时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是我国航天活动的必然选择,开展月球探测工作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 6.A 【详解】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3%,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 7.B 【详解】月球不发光,也不透明,月球被照亮部分朝向地球的面积不断变化,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相变化。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 A、读图可知,图中是满月,也叫望月,故A错误; B、读图可知,图中月相是盈凸月,亮面朝右,缺面朝左,月面越来越大,故B正确; C、图C中月相是亏凸月,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面越来越小,故C错误; D、图D中月相是上弦月,亮面朝右,缺面朝左,月相是半圆状,故D错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