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四章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掌握: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措施,脑疝的分型与急救护理。 熟悉: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了解:颅脑疾病常见的辅助检查。 案例 李先生,50岁。因急于过马路不慎被摩托车撞倒,枕部着地,当即出现意识不清,30分钟后送入急诊科。病人仍然意识不清,15分钟后病人清醒,出现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状,呕吐后头痛有所缓解,视物模糊不清。 查体:神志清楚。T36.7℃,P66次/分,BP165/90mmHg。眼科会诊提示:左侧瞳孔直径6mm,右侧3mm,双侧视乳头边缘不清,视神经乳头水肿。初步诊断为外伤所致的颅内压增高。 第二节 脑疝 定义:当颅内压超过了脑部的自身代偿能力,脑组织从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移位,移位过程中压迫脑干、血管、神经,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严重变化,称之为脑疝。 脑疝 小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 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 脑疝 解剖学基础 病因、病理 外伤导致的各种颅内血肿 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 颅内肿瘤及颅内寄生虫等 腰穿(应高度重视的医源性诱因) 小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 幕上的脑组织(颞叶的海马回、钩回)通过小脑幕切迹被挤向幕下 幕下的小脑扁桃体经枕骨大孔被挤向椎管内,称为枕骨大孔疝或小脑扁桃体疝 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 颅内压增高 进行性意识障碍 瞳孔改变 患侧瞳孔略缩小,光反应迟钝 患侧瞳孔散大,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应消失,伴上睑下垂及眼球外斜 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 临床表现--小脑幕切迹疝 运动障碍 生命体征不稳定 临床表现--枕骨大孔疝 病情变化快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早期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 治疗原则 维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经静脉滴注20%甘露醇溶液250—500ml 病变性质和部位明确者,立即手术切降除病变;尚不明确者,尽快检查确诊后手术或作姑息性减压术 脑疝的急救与护理 立即脱水治疗 快速静脉输入20%甘露醇250ml(15—30分钟内输入) 保持呼吸通畅,给氧 可急症行手术治疗 甘露醇脱水 急救护理 保持呼吸通畅,给氧 立即脱水治疗 准备抢救物品,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快速静脉输入20%甘露醇250ml(15—30分钟内输入) 出院指导 心理指导 康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