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八音盒》第3课《苏珊娜》。 【教材分析】 《苏珊娜》是六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八音盒》的第2首演唱曲目,该歌曲由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一首美国乡村民谣,歌曲由两个基本相同的乐段和一个副歌性的补充乐段构成,只在乐句结束句时有所不同。旋律轻快流畅,有着舞曲的特点,节奏跳跃。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真诚的情意,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 【学情分析】 歌曲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比较熟悉,六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阶段的高段,在歌曲的文化理解、艺术创作、作品赏析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基本分析于鉴赏能力,所以在完整教唱歌曲的同时,适当引导学生对于歌曲曲式结构、作家情感、乐句思想、作品创作特点以及演唱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进行及时的引导,让学生亲身感受和走进歌曲意境。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聆听歌曲《苏珊娜》,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艺术表现 能够掌握弱起、切分和附点节奏,并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创意实践 通过加入肢体、乐器、生活用具等创意性伴奏来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让同学们充分体验音乐创作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歌曲创新的乐趣。 (四)文化理解 欣赏美国乡村音乐经典曲目,进一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多元的风格特点,感知、发现、体验和欣赏艺术美,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教师教唱,能准确演唱歌曲。 2、能够饱满的、充满激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难点: 1、掌握歌曲中出现的节奏变化,并能用声音去表现出来。 2、在唱会歌曲的基础上,能控制声音的和谐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创意性的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外国歌曲,同学们听一听,猜猜这首歌曲是哪个国家的歌曲?它的名字是设么?(播放英文版《苏珊娜》) 预设:美国 苏珊娜 教师:对,《苏珊娜》是由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一首美国乡村歌曲,今天我们来共同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并学唱这首歌曲的中文版。板书(《苏珊娜》)下面请同学们聆听中文版《苏珊娜》,了解歌曲背景内容。听听这首歌曲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播放音频)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谁? 预设: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另一个主人公叫杰克,他们是生活在美国阿拉巴马洲的两个小朋友,关系非常好,通常都是杰克一边弹着五弦琴一边唱着歌,苏珊娜就在他身边翩翩起舞,两个人每天都生活得非常开心。可是有一天,苏珊娜很伤心的告诉杰克她要离开这个城市了,要和父母去很远的路易斯安纳州生活,两个人难过的分离了。许多年过去了,两个人都长大了,杰克因为太想念苏珊娜,就带着他的五弦琴不远千里的来到路易斯安纳州找到了苏珊娜,两个人又再次边弹边跳起她们小时候的歌曲! 【设计意图:以景带情,通过提出问题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 (一)初步聆听,分段学唱 教师: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听一听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给你怎样的感觉?(播放音频) 预设:速度稍快,情绪欢快活泼。轻松 、愉悦的感觉。 教师:对,轻松 、愉悦体现了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这首歌曲典型的节奏型是什么呢? 预设:附点节奏 教师:下面我们通过学唱来感受一下附点节奏,下面我们分句学唱一下,先来学习第一句,请大家跟着钢琴唱一唱简谱 预设:跟琴演唱 教师:这里面出现了两处附点节奏,下面我们通过一种有附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