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35931

8.2《登高》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223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8.2《登 高》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急天高猿啸哀   高:高远 B.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小洲 C.无边落木萧萧下 萧萧:象声词,草木摇落的声音 D.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一百年 2.下列对《登高》一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急/ 天高/ 猿/ 啸哀 B.无边/ 落木/ 萧萧/ 下 C.百年/ 多病/ 独登/ 台 D.潦倒/ 新停/ 浊酒/ 杯 3.以下选项不属于《登高》中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  ) A.常年客居他乡 B.浊酒难以解忧 C.国家动荡不安 D.自身困苦多病 4.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是(  )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  ) 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6.将下列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①杜甫的“自谓颇挺出”是一句充满自信心的自我评价,它有着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②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 ③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禀赋。 ④所以,他在最早的行卷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才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自负诗句。 顺序: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中对此有直接描述的句子是“        ,       ———。 (2)《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3)《登高》中“         ,       ———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 (4)《登高》一诗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8.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高》首联着重刻画眼前的具体景物,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描绘了一幅阔远苍凉的清秋图景。 B.《登高》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萧萧木叶,俯视滚滚江水,表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C.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和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同是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浩大气势的名句。 D.作者“凭轩涕泗流”是因为“戎马关山北”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个贫病中仍不忘家国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9.《登高》颈联和《登岳阳楼》首联都从时空角度写作,但略有差异,所蕴含的情感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登高》颈联时空纵横(诗人置身广阔的空间与漫长的时间中),以“万里”点出空间,以“百年”对出时间,从时空纵横两方面着笔,将“常作客”和“独登台”的情感交汇,写出浓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