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41586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先导课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46576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3,第二,PPT,20张,课件,先导
  • cover
(课件网) 印 先秦诸子 [前言]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先秦诸子就是这株大树的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铸就了中华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在正式进入本单元的学习之前,我将带领大家了解先秦诸子中的代表人物。对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人的思想理论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 目 录 第一部分 诸子核心主张 及其产生背景 第二部分 儒家 第三部分 道家 第四部分 墨家 壹 诸子核心主张及其产生背景 诸子 核心主张 背景 孔子 “仁”“礼” 社会秩序的紊乱,仁爱忠恕之心的缺失。 孟子 仁政 功利主义甚嚣尘上,率兽食人,好战嗜杀的暴政。 老子 无为而治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混乱情形。 庄子 无用为大用 灵魂压迫挣扎的处境,把生命当作工具。 墨子 兼爱 亏人以自利。 贰 儒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的思想核心用一个字概括,那便是“仁”。在一万多字的《论语》中,提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了109次,足见“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论语》的思想,融政治,道德与教育为一体,而中心就是做人的道理,其中包含了许多有普遍意义的原则。 孔子 儒家 孔子 仁 礼 义 1.从自处的角度说意味着克服一己之私,遵循礼的规定; 2.从处世的角度说,“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本质是爱人,是设身处地地体贴人。 3.“仁”的实践方法: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孔子宣扬的“礼”是对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规范。 孔子的“义利观”: 1.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 2.不反对正当的求利。 3.行义的依据是礼。 “仁”与“礼”的关系 “仁”是人对“礼”的自觉。 “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外化。 “仁”和“礼”有时存在矛盾。 例如:孔子推许管仲的仁德,可对管仲家里的布置太过僭越而感到生气。 孟子,名柯,字子舆,邹国人。他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提出性善,仁政,王道等学说,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孔孟之道”,是儒家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 孟子 壹 贰 叁 肆 民本思想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顺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 王道思想 “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王道”就是“以德行政者王”。在孟子看来,实现“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性善论 人性本善,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为人之“四端”也。孟子提到了性善之实践问题,即养气与成德。 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养民就是合理解决土地,衣食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要不违农时,使民以时,休养生息;教民就是向人民施以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法先王,明人伦,施仁政于天下,保证社会和谐。 孟子思想 叁 道家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其著作为《道德经》。“道”是老子思想学说的核心。道是什么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回答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强调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同时是不可言说的。这个道的地位很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道比天地出现的还要早,它是天下事物的根本。 老子 无为 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背景是百姓弥贫,国家滋昏,奇物滋起,盗贼多有这样的社会现实。 2.老子所说的“无为”是君主不与民争,顺应民众,不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