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342860

四年级科学上册湘科版 第三单元 影子的变化 单元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1-2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407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四年级,科学,上册,科版,第三
  • cover
第三单元 影子的变化 一、选择题 1.傍晚,弟弟背着太阳向你跑来,他的影子在( )。 A.南面 B.东面 C.西面 2.一天中,( )时候我们的影子最短。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3.中午时大树的影子在( )。 A.南面 B.北面 C.西面 4.下图铅笔影子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照射铅笔的角度会影响影子长短和方向的变化 B.铅笔和光源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影子的大小 C.光照射铅笔时,没有“屏”也能看到铅笔的影子 5.下列利用了影子的原理的是( )。 A.照相机 B.电视机 C.皮影戏 6.在不同日子的同一个时刻(正午以外),竖直立杆的日影会( )。 A.方向完全不同 B.方向完全一致 C.有偏差 7.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只陶瓷盆,所产生的影子( )。 A.形状相同 B.形状不同 C.方向相同 8.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灯位置不变,手向灯靠近时,在墙上的手影将( )。 A.变小 B.变大 C.没有任何变化 9.一个人走过一盏路灯,他在路灯下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变短 B.先变长,后变短 C.先变短,后变长 D.一直变长 二、填空题 10.关闭手电筒的光,观察到 (选填“没有”或“有”)影子,这说明没有 形不成影子。 11.我们制作日晷时,晷针一定要对准 方向。 12.观察:用手电简直接照射墙面, 出现影子;用杯子挡住手电简照射的光,墙面上 出现影子;关闭光的手电筒正对着杯子,墙面上 出现影子。(参考:会、不会) 结论:在屏上形成影子的2个必要条件是: 、 。 13.观察阳光下竖直物体的影子的变化,发现中午时的影子 。(选填“最长”或“最短”) 14.用手电筒从铅笔的正上方照射,铅笔的影子 (选填“最长”或“最短”)。 三、判断题 15.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一天当中,物体的影子在正午的时候最短。( ) 16.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投影方向测定、划分时刻的重要工具。( ) 17.没有光照也可以产生影子。( ) 18.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没有规律可循。( ) 19.每天同一时刻物体的影子是没有变化的。 ( ) 参考答案: 1.B 【详解】物体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傍晚,弟弟背着太阳向你跑来,太阳在西面,他的影子在东面。 2.B 【详解】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到西。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B选项符合题意。 3.B 【详解】物体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中午时太阳在南面,大树的影子和太阳方向相反,在北面。 4.C 【详解】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 A、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位置有直接关系,影子与光源的位置是相反的,光源位置越高,物体影子越短,因此,光照射铅笔的角度会影响影子长短和方向的变化,所以该说法是正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手电筒属于点光源,光呈放射状传播,因此,光源距离物体越远,影子越小,所以该说法是正确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影子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具有光源、遮光物、光屏,因此,光照射铅笔时,没有“屏”不能看到铅笔的影子,故C符合题意。 5.C 【详解】光源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在传播途中被不透明的“皮影”挡住,在皮影后面的屏幕上,形成与皮影形状完全相同的影子,这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6.C 【详解】人类很早就注意到竖直立杆的日影,每天正午时刻都指向正北方向。但在不同日子的同一个时刻(正午以外),竖直立杆的日影会有偏差。日子相隔越多,偏差越大。 7.B 【详解】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只陶瓷盆,所产生的影子形状不同,方向不同。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