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44882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第4课时朱德的扁担大单元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1631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课题:朱德的扁担(第一课时) 内容分析:《朱德的扁担》讲述的是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懂得战士们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并能借助关键词讲述故事。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思维能力:初步了解革命生活的艰辛。 审美创造: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重、难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难”;理解“扁担、同志、战士、敬爱” 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活动流程: 情境导入: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环节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环节二:品读课文,体会“困难” 环节三:生字教学,认真书写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八角楼上》,感受到毛主席为了革命在深夜还在忘我工作的伟大精神。这节课,我们将认识另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朱德。 (1)拼读名字,生字卡片学习“朱”“德”,贴在黑板,介绍朱德。 朱德爷爷是老一辈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55年,他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深受人民的爱戴 2. 这篇课文写了朱德的什么呢?板画扁担,生字卡认读“扁担”,提醒做词语时“担”读轻声,介绍扁担。 放在肩上挑东西或抬东西的工具,用竹子或木头制成,又扁又长,在农村比较常见。 3.贴生字卡片“扁担,补充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轻声。 1.了解朱德 2.了解扁担 活动意图:了解朱德。了解扁担,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 环节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这篇课文围绕“朱德的扁担”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思考: (1)文中主要都写了哪些人? 用方框标出。 (2)他们什么时候在哪里一起做了什么?用横线划出。 2.学生汇报,相机板书,借助句式结合板书说课文主要内容。 _____(什么时候),_____(谁和谁)_____(在哪里)_____(干什么)。 自由读课文,斯克敖文 2.学生汇报。 活动意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环节三: 品读课文,体会“困难”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红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打战,为什么还要去挑粮呢?让我们走进第一自然段,了解下当时的形势背景吧。读第一自然段 (2)相机教学生字“志、伍、泽、敌”,带回段落再读 (3)注意读好长句 (4)什么是“会师”?指名回答,“会师”就是队伍会合,说说哪两支队伍会合了。朗读指导,读出会师后的喜悦之情 (5)教师引读“但是此时,红军在———,山下不远处———,学生齐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出“不远处”,感受危险,再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既然形势这么危险,为什么朱德和战士们还要下山挑粮呢?走进第二自然段,用“( )”标出表示挑粮原因的句子。 (2)学生汇报,概括突出,“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用句式,理清原因 因为_____,但是_____,所以_____。 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而红军还要常常下山挑粮,实在太危险了,板书“危险”,除了有敌人的危险,挑粮还有什么困难呢?再读第二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挑粮困难的句子。 (3)学生汇报,联系生活体验,读出路途之长、之险 ①五六十里山路有多远呢?要走我们100圈的操场,如果从早上六点出发,不停地走,要走到中午十二点才能走完,如果走上路的话时间就更长了。总结板书“路远” ②学习生字“陡”,出示字形图,联系山路图拍你,感受“山高路陡”。走这样的险路,还要挑着重重的粮食,所以文中说“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