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47537

4猜字谜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28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字谜,教学设计
  • cover
《猜字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教材分析】 《猜字谜》是统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第4课,本单元的学习目 标着重于让学生认识会意字,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本课是字谜识字,由两则 字谜和一幅小明友猜灯谜的情景图组成。在元宵节浓郁的传统文化背景之下,猜字谜本 身又是饱含汉字文化,集知识性、趣味生和哲理生于一体,易于激发儿童对中华传统文 化的热爱。 本课两则字谜的谜面郭具有儿歌的节奏和韵律,非常适合儿童朗读。相比较而言, 第二则字谜的朗读准度较大,需要重点指导,尤其是谜面的每一句中都包含一个四字词 语———"互相尊重、令人感动、万里无云、纯净透明“,且包含生字较多。就字谜本身 而言,第二则字谜也较特别,它的每一行中分别藏着一个汉字--请、清、晴、清,整 则字谜的谜是它们的母体字“青‘,字谜呈现的是”青“字族的形旁和字义之间的关 系。谜面每一句话中的前两个字其实是暗含着四个偏旁,但对于学生而言有难度,需要 给予提示引导。 【教学目标】 1 通过字源、微课等多种识字方法,认识“言”"互"等7个生字和两点水。通过 况察结构、教英范写等方法会写“动”“万”2个字。 2.能够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第二则字谜的谜面。 3.能够根居谜面在分别猜出“请”"情'“晴’"沱"四个字的基础上猜出谜底“青” 字,并能结合谜面,说说猜谜的依据,感受猜字谜的乐趣。 【教学过程】 导入:元宵逛灯会 1. 活导入,聊聊元宵佳节 2.播放视频,了解古代元宵 3.揭示课题,创设猜谜乐趣 一、准确读谜面 1.圈呵生字,自由读 2.逐句正音,合作读 ①“言”来互相尊重: 正音读"尊重"。尊是平舌音,重是翘舌音。多种方式读。 你尊重我,我也尊重你就叫做———互相尊重。 ②“心”至令人感动: 关注"令"字的后鼻音要读标准。 ③“日”出万里无云: 你知道万里无云是怎样的天气吗 (联系生活,借助图片理解) ④"水"到纯净透明: (拿纯净水)这瓶纯净水就是———纯净透明的,这个水干干净净段有杂质,戮们还 能透过水看到背后的东西,这就是———纯净透明。 播放微课,学习两点水。 3.学会断句,整齐读 二 、合作猜字谜 1.关注引号,猜测特殊含义。 2.学习"言"字,了解字义,勾连旧知,猜测言字旁。 3.拓展猜测三个偏旁。 4.给予锦囊,合作猜第一行谜面,说说猜谜的依据。 5.四人小组合作选一行猜。(师提供锦囊) 6.根据猜出的四个字猜最终谜底———青。 三、 猜字族字谜 1. 读字族字谜,尝试猜。 2. 根据锦囊做判断,有理有据猜。 3. 依据猜出的两个字再猜谜底。 四、 结语 同学们看,中国的文字历史久远,从最初的仓颉造字,后来有了孔子的“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经过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 海不复回,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情戚戚,经过多年的流传,有了如今的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言文字魅力无穷,不仅有字谜的独邻风骚,读-,更有诗 谜的韵味无穷,这是李桥的《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 斜。这是王堆的《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春风一 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这是明代诗人王恭的 《春燕》。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 为之骄傲,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希望同学们肩负起这个责任,继续传承中华文明,弘 扬精神文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