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 地球与月球 一、选择题 1.首次实现人们登上月球的梦想的国家是( )。 A.美国 B.德国 C.中国 2.地球是一个大球体,证据来源是( )。 A.古希腊人的猜想 B.亚里士多德做出的推测 C.麦哲伦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一个方向行驶,最后又回到西班牙 3.在地球上的水资源中,含有淡水资源最多的水体是( )。 A.冰川 B.湖泊 C.海洋 4.通过观察地球仪,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仪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B.地球仪上的蓝色部分很小 C.地球仪上有很多网状“小格子” 5.我国已经发射的月球无人探测器,实现了绕月飞行的是( )。 A.“阿波罗11号” B.“嫦娥一号” C.“嫦娥五号” 6.在模拟进港的帆船实验中,观察者眼睛要( )。 A.俯视 B.平视 C.仰视 二、判断题 7.“嫦娥五号”带回了月壤,中国探月工程三大阶段任务全部完成。( ) 8.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相变化是月球在自转过程中发生的。( ) 9.古代人认为地像一张有褶皱的纸,是平的。( ) 10.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1969年。( ) 三、排序题 11.请根据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将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一排: 。 ①伽利略和他的望远镜 ②人类登上月球 ③无人月球探测飞行器 ④古人观月记录 四、简答题 12.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大家节约用水。关于节约用水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做? 13.为什么航天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蓝色的? 五、综合题 14.请将以下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里 ①满月 ②上弦月 ③亏凸月 ④峨眉月 ⑤盈凸月 ( ) ( ) ( ) ( ) ( ) 参考答案: 1.A 【详解】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 2.C 【详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16世纪至17世纪,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通过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3.A 【详解】地球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淡水资源十分匮乏,淡水绝大部分储存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不能被人类直接使用。 4.B 【详解】A.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B.地球仪上以深浅不同的蓝色代表代表深度不同的海洋,所以地球仪上颜色最多的是蓝色。 C.地球仪上有很多网状“小格子”,是经纬网。 5.B 【详解】“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圆满成功,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和科学探测。 6.B 【详解】在做模拟进港的实验中,采用平视的观察方法,对比帆船在地球仪和平面上的不同。 7.× 【详解】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有“大三步”和“小三步”之别。“大三步”是指“探”、“登”和“驻(住)”,分别意味着无人探月、载人登月和长久驻月。其中,无人探月工程,又细分为“小三步”,分别是“绕”、“落”和“回”。2020年11月24日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携带采集的月壤成功返回地球,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 8.× 【详解】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9.√ 【详解】根据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古代人活动范围有限,认为地像一张有褶皱的纸,是平的。 10.√ 【详解】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舱降落到月面,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登月活动。 11.④①③② 【详解】古人用肉眼观察月球的形状,并用石子画出。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人们可以更清晰的观察月球;接下来是无人月球探测飞行器,人们开始了解月球表面的情况。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12.一水多用,多用淘米的水浇花,用洗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