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认识细胞与观察细胞 The work report by the year-end summary, PowerPoint template Morning for PPT 但是,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特征都大同小异。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这是为什么呢 ? 其实人类很早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了 胡克 1665年发现了细胞 魏尔啸 20年后,提出: 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施莱登 & 施 旺 19世纪40年代,提出: 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 后来,又有许多科学家不断的发现 逐渐 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 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细胞学说》 ① ② ③ 但是,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所以,虽然地球上的生物形态各异 因此,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特征都大同小异。 下列有关事实:①胡克通过显微镜发现细胞;②施旺发表《关于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③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按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①③ A 练一练 关于《细胞学说》的知识你都记住了嘛? 练一练 关于《细胞学说》的知识你都记住了嘛? 根据CCTV-2“是真的吗?”栏目报道,用特殊方法将活鱼冰冻一段时间,将鱼解冻后竟然奇迹般恢复活力,学者认为冰冻和解冻过程并没有损伤鱼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个“单位”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A 细胞很小,直径在微米范围,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借助显微镜的发明,科学家观察到了细胞的轮廓。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细胞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了。 那要如何学会使用显微镜呢? 第一步:熟 悉 显 微 镜 的 结 构 显微镜的每个结构你都记住了嘛?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目镜 物镜 镜筒 转换器 显微镜的每个结构你都记住了嘛? 载物台 压片夹 载玻片 物镜 显微镜的每个结构你都记住了嘛? 反光镜 遮光器 载物台 光圈 物镜 那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关键是谁呢? 目镜 物镜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放大:5×、10×、25×…… 最小放大倍数: ( 5×)最小目镜倍数×最小物镜倍数(4×)=20倍 放大:4×、10×、40×…… 最大放大倍数: (25×)最大目镜倍数×最大物镜倍数(40×)=1000倍 用显微镜观察一个正方形的细胞,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0X”,物镜上标有“40X”通过一定的测量观察到的细胞面积为 0.04 cm2,则细胞的实际边长为( ) A.0.005 mm B.0.005 dm C.0.0001cmD.0.001dm A 练一练 《显微镜放大倍数》学会了吗? 你能分清这些目镜的放大倍数嘛? 实际的目镜: 试卷的目镜: ①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②目镜是没有螺纹的哦 你能分清这些物镜的放大倍数嘛? 实际的物镜: 试卷的物镜: ①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②物镜是有螺纹的哦 实际的物镜: 考试的物镜: 物镜是有螺纹的哦 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实际的目镜: 考试的目镜: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是没有螺纹的哦 对比一下 《显微镜的使用》 第二步:熟 悉 显 微 镜 的 使 用步 骤 2 对光 3 放片 5 观察 1 安放 4 调焦 第一步:熟 悉 显 微 镜 的 结 构 1 :安放 ① 取出显微镜,一手握着镜臂 一手托着镜座,轻拿轻放 实验台 镜筒在前 镜臂在后 ②将显微镜轻放在实验台上 2 :对光 低倍物镜 通光孔 载物台 反光镜 ③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 右眼要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①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②转动遮光器,让一个 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光圈 3:放片 压片夹 通光孔 载物台 e 压片夹 装片 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装片正对通光孔。 4:调焦 粗调: 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