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节 认识地球(1) 内容要求 ①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程。 ②学会在地球仪和地图上,利用经纬度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探究实践活动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南海岸港口出发,环绕地球航行一周,历时1082天,成功返回出发地。 出发时船队由5艘船和260多名水手组成,回来时只剩下1艘船和18名水手。 环球航行极其艰难。 那么,船队的环球航行具有什么意义?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又经历了哪些过程?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Earth)是人类的家园。 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_____,但人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人类很早就在探索地球,并提出过种种看法。 球体 而地球是_____的,地是_____,整个大地也是_____。 古时候,由于人们活动范围_____,认知能力非常_____,对地球形状产生了很多_____的认识。 古人往往凭经验和直觉认为, 地球是_____,_____绕着地球转动, 宇宙的中心 不同 有限 很小 太阳 静止不动 平的 平的 (地心说) 许多现象促使人们逐渐对“大地是平面”的认识产生了_____。 既然大地是平的,应该有“天涯海角”,为什么我们在地面上总是走不到边? 为什么远去船只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怀疑 由此,他推测地球是个_____ 。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首先提出了地球是_____的猜想。 过了2个世纪,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通过多次对_____的观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_____总是_____的, 球体 这是人类通过观察天象得出地球形状的推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 图3.1-2 月食 月食 影子 弧形 球体 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F. Magellan)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海上航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身实践证实了_____,结束了人们关于地“方”与地“圆”的争论,在人类的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图3.1-3 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 地球是球体 照片上面有蓝色的___和白色的___。 20世纪,人类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器,从太空中拍到地球的照片,确证_____,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Y.Gagarin)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他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地球是一个球体 海 云 1.你还能列举验证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和方法吗? ①远去船只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②对月食的观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弧形的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 2.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④太空中拍到地球的照片 ⑤登高望远(站得高,看的远) ⑥白天和黑夜昼夜交替 通过对科技史的学习,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程,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家敢于质疑、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_____(Eratosthenes)确立了地球的概念,并用_____方法定量地测定了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大小 当人们认识到脚踩着的可能是一个球体以后,自然会问,这个球到底有多大? 几何学 埃拉托色尼 人类生活的区域占据了球面上的多少面积? 在人们还没有能力环游地球的情况下,如何测量地球的大小呢? 现代科学技术测量表明, 地球是一个_____、 _____的_____。 它的 赤道半径约为_____, 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_____,相差_____。 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_____ 。 球体 6378km 6357km 极小 4×10 km 约6378km 约6357km 赤 道 周 长 约4×10 km 北极 南极 测量地球的周长 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假定地球是一个球体,同一时间在地球的不同地方,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是不同的。那么,只要测出两地的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