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章复习和总结 【教学目标】 1.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认识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3.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4.会从自然和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提出问题,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教学方法】 1.归纳法: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归纳总结,体会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系统复习本章知识. 2.引导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典型事例及例题的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本章总结】 1.知识结构(用多媒体展示并总结) 2.例题讲解(用多媒体展示) 走进神奇 例题1 某地发生7.3级地震.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室外的跑到楼内躲避 B.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C.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 D.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 解析: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有时间时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地震时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或乘电梯快速下楼都是不正确的,那样有生命危险,在高压电线附件有触电的危险,陡坡处有坠物滚落的危险,故选项C符合题意. 答案:C. 探索之路 例题2面对神奇的物理现象,人们在迷茫、好奇、敬畏的同时,不断地努力探索.下面是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做出过大量贡献的科学巨匠,你能根据介绍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1)如图1,他是著名的天文学家,自然科学的先驱.他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地心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他是_____. (2)如图2,他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等的先驱,他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他是_____. (3)如图3,他被人们誉为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他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某些相似之处,从而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运动三大定律.他是_____. (4)如图4,他被誉为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他认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人们所熟悉的空间和时间等概念都会发生变化.他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发现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律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的差异.他是_____. 解析:记住科学家的特征及在人类科学史上的重要发现和贡献. 答案: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例题3两位同学各购买了相同的弹力球,他俩想比较哪一个球的弹力好,应该( ) A.让两个球从离地不同的高处自由落下,比较反弹的高度 B.把两个球向墙掷去,比较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C.把两个球向地面掷去,比较反弹的高度 D.让两个球从同一高处自由落下,比较反弹的高度 解析:弹力球的弹性与多因素有关,如球的种类、生产厂家、下落高度和地面硬度等,实验探究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且设计的方案易操作.(1)让两个球从同一高处自由落下,比较反弹的高度,运用了控制变量,高度又便于比较,可以简单的比较出两球的弹力,而让两个球从离地不同的高处自由落下时不能比较两球的弹性,故A不正确,D正确;(2)把两个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