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10209

第2课 丁香结 学习任务单(有答案)

日期:2024-06-0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11次 大小:246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课,丁香,学习,任务,答案
  • cover
第2课 丁香结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汇报预习 1.了解作者宗璞。 2.自主学习生字词。 (1)读拼音,正确地书写下列词语: diǎn zhuì yōu yǎ fú àn bèn zhuō dān bó ( )( )( )( )( ) mó hu huā lěi yī jīn huǎng rán chóu yuàn ( ) ( )( )( )( ) (2)同桌互相读一读上面的词语,互相纠正读音。 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课文。 (1)小组交流,尝试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4一6自然段): (2)本文的前半部分主要写赏丁香,分别写了 、 、 这三个地方的丁香,从 、 、 、 这四个方面表现了丁香灵动优雅,纯洁无瑕、可爱芬芳的特点。后半部分由古人的诗句联想到 ,并引发感慨,阐述了作者 的人生感悟。 学习任务三:精读“赏花”,想象、体会花的美丽。 1.自由读第1至3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里的丁香花?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在旁边写下批注。 2. 思考: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参考答案: 学习任务一: 1.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系列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2.自主学习生字词。 (1)点缀 幽雅 伏案 笨拙 单薄 模糊 花蕾 衣襟 恍然 愁怨 (2)注意“笨拙”的“拙”读一声,“单薄”的“薄”读bó,“模糊”的“模”读mó。 学习任务二: (1)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姿态、气味、形状、颜色等方面描写了丁香花。 第二部分(第4一6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的疑问和联想描写了丁香花,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意义深远,告诉了读者要以豁达的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 (2)城里、城外、斗室外 色彩、形貌、姿态、气味 人生中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 由丁香结生发的以豁达的胸怀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任务三:精读“赏花”,想象、体会花的美丽。 示例: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写成了孩童,生动地描写了丁香花样貌。“星星”体会出丁香花的小巧、色泽明亮,“探”“窥”两个动词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像孩童般活泼、灵动,姿态动人。 (2)“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从句中知道了丁香花的颜色、气味。丁香花独特淡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 (3)“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檐前积雪”指的是丁香花,“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了香气非常浓郁。体会出丁香花虽然小却繁多,单个的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到一起就形成许多簇,使整棵树耀眼夺目。 2.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族。 颜色:紫色、白色。 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或从感觉角度分析,从视觉和嗅觉两方面写的。 第2课 丁香结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四:同桌互读下面的词语,检查重点词语的理解情况。 宅院 幽雄 伏案 浑浊 笨拙 参差 眼帘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模糊 花蕾 衣襟 恍然 愁怨 顺心 学习任务五:理解“悟花”,发挥想象,感悟主题 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由古诗句展开想象,思考:古诗中“丁香结”常常表达什么? 作者为什么将丁香花与细雨迷蒙连在一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阅读第6自然段,思考:作者由丁香花、“丁香结”的说法想开去,有什么寓意?在丁香花里,作者又有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