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11106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上3.2.3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1509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初中,数学,北师大,3.2.3,平面,直角
  • cover
3.2.2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教学目标 1. 能根据图形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能准确求出图形上点的坐标 . 2. 能根据几个点的坐标确定直角坐标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点求坐标,由坐标描点并能根据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写出各点的坐标. 难点:能根据已知条件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在通过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平面图形的位置,进一步发展数形结合意识. 学法:借助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掌握坐标与线段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不同坐标原点的直角坐标系,对比解决问题的优缺点,进一步理解坐标与线段.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1 如图,长方形ABCD的长与宽分别是6和4,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 思考: (1)你是如何建立的直角坐标系 (2)各顶点坐标如何求得 总结: (1)确定坐标原点; (2)确定x轴和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3)根据条件中线段长度表示各顶点的坐标. 在没有直角坐标系的情况下不能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所以应先建立直角坐标系,那么应如何建立直角坐标系呢?请大家思考. 生1:如图所示,以点C为坐标原点,分别以CD,CB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由CD的长为6,CB长为4,可得A,B,C,D的坐标分别为A(6,4),B(0,4),C(0,0),D(6,0). 生2:如图所示,以点D为坐标原点,分别以CD,AD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师:这两位同学建立坐标系的方式都是以矩形的某一个顶点为坐标原点,矩形的相邻两边所在直线分别作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的.这样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式还有两种,即分别以A,B为原点,矩形两邻边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式吗? 生3:有,如图所示,以矩形的中心(即对角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平行于矩形相邻两边的直线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B,C,D的坐标分别为A(3,2),B(-3,2),C(-3,-2),D(3,-2). 生4:把上图中的x轴逐渐向上或向下移动,y轴向左或向右移动,则可得到不同的坐标系,从而得到A,B,C,D四点的不同坐标. 师:从刚才我们讨论的情况看,大家能发现什么? 生:建立直角坐标系有多种方法. (二)整理归纳 思考 由前面得知,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同,则各点的坐标也不同.你认为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才比较适当? ⑴选取的坐标系不同,同一点的坐标不同; ⑵为使计算简化,证明方便,需要恰当地选取坐标系; ⑶“恰当”意味着要充分利用图形的特点:垂直关系、对称关系、平行关系、中点等. (三)典例解析 例1 如图,对于边长为 4的正三角形ABC, 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 . 解: 如图,以边AB所在的直线为x轴,以边AB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由正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 O= ,正三角形ABC各个顶点A , B , C的坐标分别为A (0, );B ( -2 , 0 );C ( 2 , 0). 法二:如图,对于边长为 4的正三角形ABC, 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 . A (2,) B ( 0,0 )C (4 ,0) 法三:如图,对于边长为 4的正三角形ABC, 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 . A (-2,) B( -4,0 )C(0 ,0) 法四:如图,对于边长为 4的正三角形ABC, 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 . A(0, ) B( -2, )C(2 ,) 例2 在一次“寻宝”游戏中,寻宝人已经找到了坐标为(3,2)和(3,-2)的两个标志点,并且知道藏宝地点的坐标为(4,4),如何确定直角坐标系找到“宝藏”? 教材图3-17 从实际问题情境中引出直角坐标系,易于学生理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比上节课的几种位置表示法,体现了直角坐标系表示法的某些优点.用坐标表示几何图形中的点,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