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411948

第二单元 水循环 同步练习(含解析)六年级科学上册 湘科版

日期:2025-11-2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619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二,单元,循环,同步,练习,解析
  • cover
第二单元 水循环 一、选择题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附着在地面或物体上的小水珠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物体上 C.冰雹是一些小如黄豆,大似鸡蛋的冰粒,在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形成的 D.雪是云中的小水滴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的时候向下降落的 2.在地球的表面,覆盖面积最大的地貌是( )。 A.海洋 B.平原 C.高原 3.“白气”是什么状态的水?( ) A.液体 B.气体 C.固体 4.关于降雨时,水物态变化过程,第一科学小组形成了以下结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水蒸气→小水滴→聚集成云→直接降落 B.水蒸气→小冰晶→聚集成云→降落过程中融化成雨滴 C.水蒸气→小冰晶→直接降落 5.科技组廖强同学在比较雨雪图片资料中发现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是( )。 A.三角形 B.六边形 C.圆形 6.水在地球上的( ),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A.降水 B.蒸发 C.循环 7.冰箱打开时有白气冒出是因为( )。 A.冰箱里的冷空气遇热 B.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C.冰箱外的热空气遇冷 8.下列现象属于蒸发的是( )。 A.下雪了 B.衣服上的水被晒干 C.水杯盖上的小水珠 二、判断题 9.水结成冰后,冰比水轻,能为冰层下面水中的生命阻挡严寒。( ) 10.水有三种状态:液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和固态的冰。( ) 11.雨和雪是自然界常见的降水现象。( ) 12.通常情况下0℃水结冰,60℃水沸腾。( ) 13.冰雹是在特别寒冷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 ( ) 三、综合题 14.用图示法简要说明水的三态变化? 参考答案: 1.D 【详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附着在地面或物体上的小水珠,选项观点正确;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物体上,选项观点正确; C、冰雹是一些小如黄豆,大似鸡蛋的冰粒,在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形成的,选项观点正确; D、雨和雪的形成与气温有关系,雨是小水珠,雪是小冰晶,下雪是降水的一种形式,当温度达到零下温度是才会形成,雨是云中的小水滴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的时候向下降落的,选项观点错误。 2.A 【详解】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所构成,其中陆地面积占到地球表面的约29%,海洋面积占到地球表面积的近7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3.A 【详解】自然界中的水存在三种状态气态、固态和液态。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肉眼看不到,是水的气态形式。水烧开时,我们看到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白气”是液体状态的水,A符合题意。 4.C 【详解】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会形成雾;在高空遇冷就会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形成云。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它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霜、冰雹、冰粒和冰针等降水形式。分析选项可知,水蒸———小水滴—聚集成云—直接降落,水蒸———小冰晶→聚集成云→降落过程中融化成雨滴,A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 5.B 【详解】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雪花在飘落过程中成团攀联在一起,就形成雪片,单个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间,单个重量只有0.2-0.5克,它的结晶体都是有规律的六角形。 6.C 【详解】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变成雾或云。有的云在当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有的云飘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会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