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411966

第三单元 影子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四年级科学上册 湘科版

日期:2025-10-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1182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三,单元,影子,变化,同步,练习
  • cover
第三单元 影子的变化 一、选择题 1.每天,早上到中午影子越来越( )。 A.长 B.短 C.不能确定 2.一天中,( )时候我们的影子最短。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3.制作日晷时,晷面上的时间刻度是( )的。 A.均匀 B.有宽有窄 C.随意 4.傍晚,弟弟背着太阳向你跑来,他的影子在( )。 A.南面 B.东面 C.西面 5.如图,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分别照射同一个杯子,产生的影子( )。 A.形状不同 B.形状相同 C.方向相同 6.早晨,小楠测得一棵大树在阳光下影子的长度是5米,一小时后再去测量,大树的影子( )。 A.不变 B.大于5米 C.小于5米 7.测定日晷的时间一般是( )。 A.晚上 B.所有的白天 C.有太阳的白天 8.日晷的晷针上端总是指向( )。 A.北极星 B.北极 C.南极 二、判断题 9.一天中,阳光下晷针的影子会从东向西移动。( ) 10.月亮是一种光源因为它能自己发光。( ) 11.没有光照也可以产生影子。( ) 12.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没有规律可循。( ) 13.日晷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经度。( ) 三、连线题 14.物体振动幅度越大 音量越小 物体振动幅度越小 音量越大 光源斜射程度越大 影子越短 光源斜射程度越小 影子越长 四、简答题 15.古人在研究竖直立杆的日影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16.你观察过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吗?请你说说一天中,阳光下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五、综合题 17.要在纸上看到木杆的影子,需要的条件是( )、( )。通过操场上“影子观察仪”的记录知道:早上的影子方向朝( ),长度到中午时越来越( );午后到傍晚时影子长度越来越( ),傍晚影子方向朝( );正午时影子长度最( ),方向朝( )。在自制日晷时,晷针上端总是指向( )方向。 参考答案: 1.B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角度随着太阳位置和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先变短,再变长。早上影子比较长,然后慢慢变短,过了中午后,影子又慢慢变长。所以,每天,早上到中午影子越来越短。 2.B 【详解】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到西。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B选项符合题意。 3.A 【详解】日晷是一种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间的工具。它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面是倾斜的,晷针朝北,并且晷针和晷面是垂直的。晷面上的时间刻度是均匀的。 4.B 【详解】物体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傍晚,弟弟背着太阳向你跑来,太阳在西面,他的影子在东面。 5.A 【详解】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位置有直接关系,物体影子形状不但与物体形状有关,也与光线的照射角度有关。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个杯子,所产生的影子形状不同。故A正确。 6.C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影子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所以早晨,小楠测得一棵大树在阳光下影子的长度是5米,一小时后再去测量,大树的影子小于5米。 7.C 【详解】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投影方向测定、划分时刻的重要工具。测定日晷的时间一般是有太阳的白天。 8.A 【详解】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盘南高北低,平行于天赤道;晷针垂直晷盘,上端指向北极星。 9.× 【详解】“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日晷(如图)就是利用晷针影子的移动进行计时的。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 10.× 【详解】月球自身是不会发光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月球的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11.× 【详解】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是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