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17082

1.3 地球的内部圈层 第一课时课件(25张,内嵌视频)

日期:2024-06-1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1935191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地球,内部,圈层,第一,课时,课件
  • cover
地球 的圈层结构 第1章 第3节 Chapter1 Section3 地球 圈层结构? 地球 的 外部结构? 内部结构? 地球 一台旋转钻机? 在地球表面往内部挖个洞 ———钻透地球”? 内部结构? Q:如何认识 ·自1970年起,前苏联在科拉半岛进行科学钻探,其中最深的一个钻井达12262米。 ·科拉超深钻孔是当时世界上最深的钻井。 ·该纪录先后被卡塔尔的油井(12289米)和俄罗斯的油井(12345米)打破。 ·截至2016年,科拉超深钻井的深度居世界第三位。 课前探究 ·人类在地球表层的最深钻井不足13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人类已达部分只占地球平均半径的 1/516 人类可以飞出地球,为何不能钻透地球? “上天有路,入地无门?” ———科学家是如何探测地球内部奥秘的? 圈层结构 地球 CONTENT 01 02 地震和地震波 地球的内部圈层 03 地球的外部圈层 01 地震与地震波 定义: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建筑物毁损 基础设施破坏(电力、通信、交通等) 工业财产损失 农业受影响(农作物、牲畜、林木) 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地震危害: 中国地震台网 https://news.ceic.ac.cn/ 地震频率高、强度大 我国地震特点: 材料一: 我国地震记载史约有3800多年,记录史上的9000多次地震中,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有800多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8级以上的大地震有18次,最大震级为8.5次。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地震频率高、强度大 分布范围广 (西多东少) 我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繁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交会部位(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且部分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壳运动活跃,地震灾害频发。 我国地震特点: (西强东弱) 材料二:从我国地震发生的空间位置的分布特点看,我国的深源地震仅出现于吉林的安图、珲春和黑龙江的穆棱、东宁、牡丹江一带,深度一般为400-600千米,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深震群的一部分,震级为5-7.5级,因震源过深,一般无破坏作用。 我国中源地震主要有三处:一是台湾省东部的沿海,如基隆东北、花莲以东海域以及东南海域,深度为100-270千米;二是西藏南部江孜、达旺附近,深度为140-180千米;三是新疆西部的塔什库尔干、麻扎一带,深达100-160千米,是兴都库什中源地震群的一部分。 我国的浅源地震分布最广泛,在深度上东西两部稍有差别,东部大都在30千米范围之内,西部稍深,有的可达40-50千米,在喜马拉雅山北麓一带有的深达60-70千米。 总之,我国的深、中源地震仅分布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它们都处于不同板块相互交接部位,现代构造运动强烈,能影响到上地幔之中,而分布最广、为数最多的浅源地震大都在50千米以内(地壳范围之内),它们与地址构造尤其同活动断裂构造有着更密切的联系。 我国近年来所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其震源深度都是不超过30千米的浅源地震。 震源浅,危害大 (灾情西轻东重) 西多东少 西强东弱 西轻东重 我国地震特点: 地震频率高、强度大(西强东弱) 分布范围广(西多东少) 震源浅,危害大(灾情西轻东重) 地震相关概念 不同级别的地震有何区别? 同样的地震,不同地区感受一样吗?为什么? 将烈度相同的点连成封闭的曲线。 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即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