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课第三框《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单元素养目标 【2022新课标】 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的传统美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道德修养: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理解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言行一致;团结同学,宽容友爱;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遵纪守法,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了解民法典中的诚信原则;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认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责任意识: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二、课时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的传统美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道德修养】知道诚信的含义,理解诚信对个人、企业、社会和国家的意义,认识在社会生活中失信会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理解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言行一致; 【法治观念】了解民法典中的诚信原则,提高法律意识,践行民法原则。 【责任意识】 运用诚信智慧,解决诚信两难问题,具有一定的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明有礼对个人、社会、国家的意义 【难点】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与建议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诚信小故事】 总结:浅显的小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道理。我们正处于价值观正在成熟的时期,为人诚信显得尤为重要。这节课,我们来一起走进《诚实守信》 1.看视频,思考:浅显的小故事,对你的人际交往有何启示? 2.交流、分享,体会生活中诚信做人的道理。 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形成诚信做人的价值观取向 学习目标 呈现核心素养目标 阅读目标 明确课时所学内容 自主学习 出示学习任务 阅读教材P41-45,完成问题学习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熟悉教材。 目标导学一: 诚信无价 任务探究一 环节一:概念解读 PPT出示:诚、信。 引导分析:诚,即内诚与己;信,即外信于人。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任务探究二 环节二:“德与法广角” PPT出示两则材料: 材料一: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主张“言必信,行必果。”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诚信人物及故事广为传诵。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问题:你从两则材料和图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任务探究三 环节三:名言收集 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言简意赅,影响深远。你能说出有关“诚信”的名言、成语或典故吗? 任务探究四 环节四:镜头感悟 PPT出示三个镜头: 问题: 你从三个镜头中,能体悟到哪些道理? 知识延伸: 1.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 2.如何理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任务探究五 环节五:生活中的“不诚信” PPT出示五幅图片: 问题:你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诚信行为? 体会诚信的内涵 笔记整理:诚信的含义 认真阅读材料、思考、分享 其中蕴含的道理。 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笔记整理:什么是诚信? 思考、分享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一诺千金。———季布 一言九鼎。———毛遂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学生思考合作交流,组长有序组织,分享: 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能赢得信任。【个人】 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 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