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40942

3.《荷花》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473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荷花,教学设计
  • cover
3荷花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挨、挤”等 10 个生字。 2.积累描写颜色的词和含有“花”字的词。 3.理解、会写“冒”字。 4.能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积累描写颜色的词和含有“花”字的词。 教学难点 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认识朋友 (一)借单元语导入,介绍新朋友———荷花。 (二)回顾本单元古诗《小池》的内容及作者。 (三)介绍本文作者———叶圣陶。 二、探索新知 (一)识记与积累过渡:同学们想不想欣赏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呢?在欣赏荷花之前,老师要先考考你们,这里设置了两个关卡, 你们闯关成功了才可以欣赏荷花。 1. 识记出示本课识字表中要掌握的字词。(1)回顾以前学习的识记方法:形声字记忆、分结构记忆、加一加记忆。学生自创识记方法:演一演。(2)探究新的记忆方法。通过查字典,学习多音字“佛”的读音与意思。知道在选择字的读音时,要结合字所在词或句的意思,根据意思选择读音。学生快速查阅字典。拓展:同学们根据出示的图片说词,练习结合词意选读音。出示释迦牟尼的画像,可以说是“佛像”;出示拜佛人戴的珠子,可以说是“佛珠”;出示佛头的图片,可以说是“佛头”;小和尚念佛的图片,可以说是“念佛”。学生举一反三,说词语。(3)运用方法选择读音。通过查字典,知道“仿佛”的意识是好像,和佛没有关系,所以仿佛的读音是“fang fu ”。(4)加拼音读词语,加手势语读词语。 2.积累出示两次词语:碧绿雪白嫩黄荷花花瓣花骨朵(1)读词语。(2)学习第一组词。a.发现规律。观察第一组词的特点,发现第一组词的第二个字都是颜色,前面加了一个字形容颜色怎么样。b.运用规律。过渡:以词语“雪白”为例,像雪一样白,可以说“雪白”。运用:像火一样红,可以说什么?(火红)像天一样蓝,可以说什么?(天蓝)积累:你还知道哪些带有颜色的词?学生回顾积累的词语,积极回答问题。读词:齐读词语(3)学习第二组词。a.发现规律。观察第二组词的特点,发现第二组词都有花。 b.积累。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花的词?c.读词。(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中没有词句积累,就不会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词语积累”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这一环节分两部分:一是识字。回顾学过的识字方法,借助字典理解字意,根据意思选择读音,运用方法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识字兴趣。二是积累。通过发现词语规律理解意思,运用规律举一反三,从而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 (二)“动静结合”,品读句子,欣赏“美” 1.初读课文,粗知大意。根据学生情况,列出两类朗读要求。按要求读课文,总结段意、梳理结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总结梳理了课文脉络。 2. 品读句子,探究方法。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过渡:一阵清香飘来,随着清香,我们来到了香气四溢的荷花池。荷花池里的荷叶有什么特点呢?a. 体会“挨挨挤挤”的意思,总结荷叶多的特点。读:指导学生注意“挨挨挤挤”读音。 演:如果你们是一片片小荷叶,荷叶“挨挨挤挤”的,是什么样子?小荷叶们快来演示一下吧!(一池活泼地荷叶,挨挨挤挤的。)学生全都上讲台,表演荷叶“挨挨挤挤”时的样子。读:用活泼的语气读句子。学生很开心地朗读句子。拓:通过演示总结“挨挨挤挤”的意思,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句子。结合生活实际,用“挨挨挤挤”说句子。总结荷叶特点:多、密b. 体会比喻句,总结荷叶绿、大、圆的特点。思考:荷叶除了多,还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课文句子,回答问题。引导:引导学生发现比喻句,通过词语“碧绿”、“大圆盘”总结荷叶很绿、很大、很圆的特点。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十个字的比喻句,却写出了荷叶的三个特点。”,体会作者的了不起。能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