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453539

沪教版(上海) 九年级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 2.2+神奇的氧气(八大题型)(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11-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4735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原卷版,题型,八大,氧气,2.2+
    专题2.2 神奇的氧气 【题型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题型2 工业制取氧气】 【题型3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题型4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题型5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题型6 氧化反应 氧化物】 【题型7 催化剂】 【题型8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题型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化学性质:助燃性 用途:助燃剂;供给呼吸。 【例1】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可以从空气中分离 B.液态的O2是一种淡蓝色液体 C.液态的O2具有可燃性 D.O2在医疗上可用以供给呼吸 【答案】C 【详解】A、空气中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将O2从空气中分离,故A正确; B、液态的O2是一种淡蓝色液体,故B正确; C、液态的O2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C不正确; D、O2在医疗上可用以供给呼吸,故D正确。故选C。 【变式1-1】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能变成液氧 B.能支持燃烧 C.密度比空气大 D.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气体 【答案】B 【详解】A、氧气能变成液氧,这是氧气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能变现出来,故A不符合题意; B、氧气能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故B符合题意; 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这是氧气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能变现出来,故C不符合题意; D、氧气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气体,这是氧气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能变现出来,故D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B。 【变式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依据氮气与氧气的密度不同 B.空气中氧元素的存在形态是游离态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氧气在降温加压条件下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 【答案】D 【详解】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含氧元素的物质有氧气、二氧化碳等,氧气中氧元素以游离态存在,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化合物中氧元素以化合态存在,不符合题意;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水中含有溶解氧,氧气不易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D、氧气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1-3】(2022秋·上海浦东新·九年级统考期末)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性 B.助燃性 C.密度比空气小 D.易溶于水 【答案】B 【详解】A、氧气不可以燃烧,故A错误; B、氧气具有助燃性,故B正确;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C错误; D、氧气不易溶于水,故D错误。 故选B。 【题型2 工业制取氧气】 利用液态氧气和液态氮气的沸点不同,实现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例2】下图关于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方法制氧气的原料来源广泛 B.该分离过程是化学变化 C.说明液氧比液氮沸点低 D.该液体物质是纯净的氧气 【答案】A 【详解】A、该方法是利用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空气来源广泛,符合题意; B、该分离过程,只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分离液态空气时,氮气先分离出来,说明液氮比液氧的沸点低,不符合题意; D、该液体物质是由氧气、稀有气体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变式2-1】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在抢救病人时常常用钢瓶储存的氧气给病人输氧.你估计该氧气的制取方法是( ) A.分离液态空气 B.高锰酸钾分解法 C.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法 D.氯酸钾分解法 【答案】A 【详解】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制取的量较大,成本较低,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分解法属于实验室制法,制取的氧气的量较少,成本较高,B选项不正确,不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