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62750

【核心素养目标】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110212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核心,素养,目标,夯实,法治,基础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在社会压力增大、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的社会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来规范家庭教育,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开展家庭教育的相应支持,落实家长的家庭教育责任。 热点时政 思考:为什么要出台新法律来规范家庭教育?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我们要选择法治的道路! 4.1 夯实法治基础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1.政治认同:感受法治中国取得的进步,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道德修养:自觉提高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3.法治观念: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理清法治进程的脉络,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4.健全人格:梳理我国的法治进程,总结出法治发展的规律,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5.责任意识: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核心素养目标 选择法治道路 PART 01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制 法治 vs 法律制度 依法治理 (侧重于立法) (侧重于执法) 在任何国家都存在 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 法制 法治 基础 体现、保障 1.什么是法治? 探究 :法治的要求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立足于电信网络蓬勃发展,电信诈骗多发高发,犯罪活动猖獗的严峻形势,公众迫切希望出台相关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该法草案面向社会公众征集意见,共有12390位公众提出了28406条意见,包括建议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人员的惩戒力度、加强追赃挽损工作、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鼓励群众举报奖励等。不仅写入法条当中,并在现实生活中有序推进。 良法 A.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 B.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C.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五条规定: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应当依法进行,维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有关部门和单位、个人应当对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个人信息予以保密。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思考:一个国家制定了良法,是否就是“法治”的国家? 近日,360联合光明网网络安全频道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当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在所有诈骗类型中,交友类诈骗占比最高,达41.3%,受害者中男性占比较高,占70.3%,90后的手机诈骗受害者占所有受害者总数的36.4%,是不法分子网络诈骗的主要对象。 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度360反诈赔付保共接到8类手机诈骗举报,涉案总金额高达1172.0万元,人均损失43568元。在所有诈骗类型中,交友类占比最高,达41.3%。从涉案总金额来看,也是交友类诈骗总金额最高,高达598.1万元,占比51.0%。 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探究 :法治的要求 《环境保护法》 一些限期治理企业迟迟完不成治理任务,限期治理成了“无期”治理......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 《食品安全法》﹣毒大米、毒奶粉、毒生姜...... 《环境保护法》 随意提高或降低征收标准,执法的严肃性不够等排污收费力度不大,存在人情收费、协议收费、现象; 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探究 :法治的要求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良法 善治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