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465852

5.12.2昆虫课件(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19366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5.12.2,昆虫,课件,21张,PPT,2022--2023
  • cover
(课件网) 第5单元 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 第12章 空中的生物 第2节 昆虫 在自然界中,昆虫的家族非常兴旺发达,种类和数量约占整个动物种数的3/4。昆虫不仅分布广泛,而且繁殖能力相当强。 五彩缤纷的昆虫 天牛 蝴蝶 蜻蜓 螳螂 蜜蜂 蝉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和1个口器。胸部有3对足和2对翅。 节肢动物有哪些特征? 观察蝗虫 蝗虫是一类危害玉米、高粱、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的农业害虫。蝗虫的成虫食量大,繁殖能力强,蝗虫大量繁殖引发的蝗灾会造成严重的农业灾害。 1.利用你的课余时间,到草丛中捉几只蝗虫(或蚱蜢),放入透明的玻璃瓶中,随即拧紧瓶盖。 注意: 在捕捉过程中,要确保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2.观察蝗虫的外形。看一看:蝗虫的身体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摸一摸它的体表,感觉坚韧还是柔软? 3.数一数蝗虫有几对足,它们有什么不同?哪一对足比较发达,适于跳跃?数一数蝗虫有几对翅。 4.用放大镜观察蝗虫的头部,看看头部有什么结构。找到它的单眼和复眼,单眼和复眼的数目各是多少?你找到蝗虫咬食植物茎叶的口器了吗? 蚱蜢 蝗虫 蝗虫的体表结构 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支撑身体和保护体内的各种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蜕皮现象。 二、蝗虫的头部 触角:1对,丝状、分节,是感觉器官,有触觉和嗅觉作用。 眼:蝗虫具有1对复眼和3只单眼。 复眼:位于头部上部,左右两侧各1只,较大,是由很多 小眼组成,是主要的视觉器官。 单眼:位于复眼和触角中间各1只,还有1只位于头部前 方中央偏上,与另两只单眼呈倒等腰三角形。单 眼仅能感光。 口器:是蝗虫的取食器官。 三、蝗虫的胸部 前胸———前足一对 中胸 后胸 中足一对 前翅一对 气门一对 后足一对 后翅一对 气门一对 共三对足、两对翅、两对气门。 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后翅很薄,适于飞行。所以蝗虫的活动范围很大。 四、蝗虫的腹部 蝗虫的腹部由11个体节构成。 在蝗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各有1个半月形的薄膜,这是蝗虫的听觉器官。 腹部第一节到第八节,可以看到两侧相对应的位置上各有1个小孔,这小孔叫气门,共有8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着气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 五、蝗虫的发育 发育: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它的繁殖能力很强,条件适宜时一年可繁殖两代。(夏蝗和秋蝗) 蜕皮: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幼虫(或若虫)脱掉原来外骨骼的现象叫蜕皮;每蜕皮一次,幼虫就增加一龄。 蝗虫成虫的食量大,繁殖能力强,成群迁飞,所到之处,禾草皆光。此外,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的变化,也给蝗灾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因此,灭蝗要尽可能在蝗虫的幼虫期进行,并且要采取改变蝗虫发生地环境、利用蝗虫天敌灭蝗等措施。 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昆虫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昆虫对人类有益。例如,蜜蜂能酿蜜,家蚕能吐丝,蜂和蝶能传粉,紫胶虫和白蜡虫的分泌物可做工业原料,地鳖虫可做药材。有些昆虫在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面发挥作用。此外,从某些昆虫中获取蛋白质已成为动物饲料和人类食物的丰富来源。 有害方面:危害森林及木材和农业作物,如蝗虫、螟虫、蚜虫、天牛等都是农林害虫。蚊、蝇、虱、蚤不但吸人和家畜的血,还能传播疾病。 如何防治农业害虫? 1、改造害虫滋生的滩地。 2、保护害虫的天敌———益虫、益鸟。 3、利用饲养的鸡群、鸭群治蝗。 4、利用人工喷洒农药。 谢谢观看 谢谢观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