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466226

2023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第7课《开国大典》课件(共46张ppt)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79132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3,7课,46张,课件,开国大典,上册
  • cover
(课件网) 开国大典 第7课 盛大隆重的典礼 开国大典 建立新的国家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预 习 检 测 作者写了关于开国大典的哪些场面? 分别对应文章的哪几个段落? 1-4 5-10 14-15 11-13 走 进 会 场 读一读课文的第1~4自然段,看 看你了解到大典前的哪些情况?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和人数 会场的位置和布置 参加典礼的人数之多,说明了全国人民对这次大典的期待和重视。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和人数 参加典礼的人数之多,说明了全国人民对这次大典的期待和重视。 会场位置 (天安门城楼上的) 主席台 护城河和(五座)白石桥 电动旗杆 中华门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在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环境描写:描写天安门城楼宫灯高挂、红旗招展的景象,突出红色色调,渲染出大典热烈、喜庆的气氛。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急切、激动与兴奋的心情。 参加典礼的人们心情如何?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①把红旗翻动的样子比作海上的波浪, ②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天安门人潮涌动、红旗翻动的场面, ③表现出大典的盛况, ④烘托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 夸张 比喻 找出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以及描写的内容 时间 描写的内容 早上六点钟起 宣读公告完毕后的两个半钟头里 阅兵式 找出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以及描写的内容 时间 描写的内容 早上六点钟起 群众队伍入场、汇集 下午三点整起 典礼开始、毛主席庄严宣告、升国旗响礼炮、宣读政府公告 宣读公告完毕后的两个半钟头里 阅兵式 傍晚时至晚上九点半 群众游行 学习路径 写了哪些场面?→如何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群众的反应怎样?→与开国大典有什么关联? 默读课文第5—10自然段,结合关键词句想一想,“举行典礼”部分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5 6 7 8 9 10 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升国旗、奏国歌、鸣礼炮 毛主席宣读公告 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我们学习了“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开国大典》中“举行典礼”部分的内容同样运用了这种方法,请你用蓝色横线划出“点”的描写,用红色横线划出“面”的描写。 5 6 7 8 9 10 “面” 的描写 “点” 的描写 一点 — 主要是毛主席 一面 — 主要是群众 ⑤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对毛主席的爱戴之情 关注、期待 体现了群众怎样的感情? 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反复和夸张 全场三十万人及全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喜鼓舞的心情。 ⑧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对国旗无比尊重和热爱。 体现了群众怎样的感情? 如何理解“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说明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身得解放,从此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 54门礼炮象征全国54个民族 (54个是根据当时的统计数字)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 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开国大典的礼 炮 ⑨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