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章节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 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D. 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 2.(3分)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达州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市电视台主办了“红歌连连唱”。小琴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有关她的歌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我们听到她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B. 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她的舌头振动产生的 C. 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 D. 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琴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3.(3分)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 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 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4.(3分)下列关于蒸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蒸发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 B. 蒸发现象在 时也能发生 C. 蒸发是在液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D. 蒸发时向外界放热 5.(3分)以下例子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 利用次声波来判断地震方位 B.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 古代气象学者利用“听风声”预测天气变化 D. 歌手对着玻璃杯发出“啊”的声音,玻璃杯被震碎 6.(3分)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 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C. 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 丁实验:小明轻声说话,通过“土电话”小丽可以听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7.(3分)(2019北京大学附中期末)以下四种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3分)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A. 玻璃 B. 石蜡 C. 海波 D. 沥青 9.(3分)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可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方被一些动物接收到,并有所反应。表中是几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其中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方能感觉到地震的动物是( )。 几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 蝙蝠 1000~120000 海豚 150~150000 猫 60~65000 大象 1~20000 A. 蝙蝠 B. 海豚 C. 猫 D. 大象 10.(3分)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气化成的水蒸气 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11.(3分)妈妈在蒸馒头时,水沸腾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 B. 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C.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D.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12.(3分)小雨同学从冰箱冷藏室取出一瓶矿泉水,在温暖的室内放置一会儿瓶外壁布满水珠,其经历的物态变化与下列哪个自然现象形成是相同的 A. 朝露晶莹 B. 霜打枝头 C. 江河封冻 D. 灯丝变细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2分) 13.(2分)我们把 _____ 、响度、 _____ 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14.(3分)如图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