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73770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叙述方法及作用) 专项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590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练习,专项,作用,方法,叙述
  • cover
小说(叙述方法及作用) 专项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50年的弹片 曹应东 在一等功勋章的旁边,是一块保养得很好的国产老式手表,在手表的旁边是一枚呈现为不规则半月形的弹片。我俯身注目凝视这枚弹片时,纪念馆的讲解员领着一大群人往这边走了过来,她边走边用标准的普通话解说着,声音里饱含着深情:这枚弹片是1950年朝鲜战场上美军炮弹爆炸后的残留物,它在我们这位荣获一等功的志愿军战士的颅脑内滞留了六十三年,直到去世火化时才从他的骨灰中找到…… 父亲是营长的警卫员。营长姓谢,打起仗来有勇有谋,他所带的那个营素来有着“常胜营”的美誉。十一月份,朝鲜已经是滴水成冰了,在急行军的途中,随处可见裸露的山岩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霜,偶尔也会遇上战火焚烧后的村庄,处处都是断壁残垣和冒着缕缕青烟的焦木。就在这一片荒凉中,父亲所在的那个营奉命开拔到清川江一带迂回待命。 谢营长习惯性地看了看手表,然后站在战壕里举起望远镜朝着远方看去。谢营长的身材不高,因此他采取了一种类似金鸡独立的动作来观察敌情。他右腿用脚尖点着地面,左腿抬起踩在坑沿上,这个高难度动作虽然增加了他的高度,有利于他极目远眺,却严重影响了他的灵活性。那颗炮弹带着呼啸声凌空袭来时,父亲和谢营长都听到了,听声辨位,只要立刻撤回到壕坑里自然就毫发无伤。可偏偏就出现了情况。大约是时间长了点儿,谢营长那条高高迈出的腿大约是有点麻木,一下子收不回来了。说时迟,那时快,父亲大叫一声,营长!同时双腿蹬地猛地凌空跃起,在空中展开身体成为一个“大”字,往谢营长身上一扑。 父亲的身材高大魁梧,是出了名的大个子。父亲这一扑,顿时就像包饺子一样把谢营长整个人严严实实地包在了怀里,连一片衣角都没有露在外面。炮弹爆炸了,谢营长一点事都没有,连层皮也没有伤到。 父亲成了一个血人。 一年后,父亲回到了老家,成了青山学校的一名老师。说是老师,那是往父亲的脸上贴金,实际上,父亲就是学校的校工,一名专门负责打铃的校工。 其实,父亲身上的弹片一共有二十七枚。经过好几次手术,取下了二十六枚弹片,还剩下一枚,经过多次会诊也无法取出来。因为,这一枚弹片深深地插在父亲的颅脑里,嵌在神经和血管的汇集处,以当时的技术和条件,谁都不敢保证手术能成功。 留在父亲颅脑里的那枚弹片无疑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不过,它什么时候爆炸,谁都说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让父亲留在部队显然是不合适的。组织上原本是安排父亲在城里工作的,但父亲说,既然上不了战场,那就让我回家吧。就这样,父亲回到了家乡,来到了青山学校。 谢营长得知消息后,托人带了一块手表给父亲留作纪念,和手表一起带来的还有一句缭绕着硝烟气息的口信,大个子,保重身体,等着胜利的好消息。等父亲收到手表和口信时,谢营长已经带着部队杀到三八线以北三十公里以外了。 凝视着眼前这枚弹片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从未谋面的二十六枚。那二十六枚每一枚有多大?比眼前这枚大还是比这枚小?它们又分别在父亲身体的哪个部位?它们又是怎样啸叫着、飞旋着划破父亲的皮肤,切开肌肉,割断血管和撞碎骨骼?那一刻,父亲承受的又是怎样的痛苦?那之后的日子里,父亲又是经受着怎样的煎熬? 父亲回到家乡后,一直过着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的日子。在记忆中,他唯一的娱乐就是放学后和校长支起车马炮杀上两盘。 那是个夏天。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往常一样边听收音机边下棋。父亲手执一枚棋子高高举起,正欲落下,突然说了一句,你听。校长闻言一愣,看到父亲执棋子的手停留在空中,面色忽惊忽喜。这时,收音机里传来了背景音乐,是雄壮有力的歌声:雄赳赵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父亲的脸色先是泛红,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