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 一、默写(5分) 1. (1)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行路难》) (2)_____,影布石上。 (《小石潭记》) (3)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醉翁亭记》) (4)小明在月夜欣赏湖光美景,不禁想起了《岳阳楼记》中“ _____,_____”两个比喻句。 二、综合性学习(共14分) 为了让同学们对现当代诗歌有更深刻的理解,某校宣传部组织同学布置一个关于现当代诗歌的展厅,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2. 【任务一展厅命名】 同学们集思广益,给展厅拟定了四个名字,其中最不合适的一项是( )(1分) A. 诗海拾贝 B. 诗意留香 C. 古诗如歌 D. 诗情流长 3. 【任务二板块分类】 整个展厅划分了三大主题板块“爱国情———“人生感悟”“青春赞歌” (1)下列作品不能放入“爱国情———板块的一项是( )(2分) A. 《黄河颂》光未然 B.《回延安》贺敬之 C. 《我爱这土地》艾青 D.《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 (2)选择“爱国情———或“人生感悟”中的任一板块,参照示例,拟写主题展览“前言”。(不超过20字)(4分) 示例:“青春赞歌”主题展览前言:诗意盎然,书写一段青春岁月。 “_____”主题展览前言:_____ 4. 【任务三诗歌推荐】 经过讨论,同学们决定选取《艾青诗选》中的诗歌,作为展厅重点推荐的内容。 (1)同学们打算撰写诗人艾青的简介,拟定了六项内容。其中,不适合放入简介的两项是( )和( )。(2分) A. 读者对艾青诗歌特点的评价 B. 艾青生卒年份 C. 艾青的原名、籍贯 D. 艾青的代表作品 E. 艾青的成就及影响 F.《艾青诗选》的创作过程 (2)同学们选取了《艾青诗选》中的两首诗歌,张贴于展板上,推荐给参观者。见下图所示。 请你从意象选择、表现形式、语言表达等任一角度,选择图示中的诗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作为推荐理由。(字数60字左右)(5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醉翁亭记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乙】 始在滁洲,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①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②,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都,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玩,故所至民便③之。或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选自《宋史》) 【注释】①阱:为防御或捕捉野兽或敌人而挖的坑。②润身:修身养性。③便:安逸、安适。 5. 【甲】【乙】中的“醉翁”是指_____(朝代)的_____(人名)。(2分) 6.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2分) (1)晚更号:_____ (2)未尝及文章:_____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8. 【甲】文中侧重“醉翁”_____的为官理念:【乙】文中侧重“醉翁”“_____”的为官理念。(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3分) 保护用户隐私需要“规则之锁” 彭飞 ①随着信息时代、智能社会的到来,如何有效保障用户的知情权、隐私权,成为一道紧迫的现实课题。 ②不久前,国外某汽车品牌车内摄像头拍摄的一组高清画面引发热议。网友表示,私家车内部属于私密空间,如果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车内的一举一动都被摄像头记录下来,甚至上传云端,会让人没有安全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