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50584

【河东教育】沪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2章第1节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备课参考:课件+教案+例题解析+同步测试(5份)

日期:2025-10-1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11003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5份,测试,同步,解析,例题,教案
    课件9张PPT。2.1 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重的物体下落的快 轻的物体下落的慢吗? 亚里斯多德: 观点: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方法:观察+直觉 探究落体运动 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 二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时,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 演示1 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一支粉笔头(或一枚硬币)和一张纸片,请观察物体是否同时落地。 演示2 把纸片揉成纸团,重复以上实验,请观察物体是否同时落地。 为什么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得快,有时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得快慢几乎一样? 一、问题提出 结论: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得快慢不同,主要是由于空气阻力不同造成的。 钱毛管实验 把硬币和羽毛放在一个玻璃管的底部,将其倒竖起来,我们会看到什么? 若抽去管里的空气,然后在把它倒竖起来,我们又将看到什么? 阿波罗登月实验 1971年,阿波罗飞船登上无大气的月球后,宇航员特地做了使羽毛和重锤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的实验,无数观众从荧屏上看到,它们并排下落,同时落到月球表面。探究落体运动 探究落体运动 伽利略: 结论: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任何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 方法: 一般观察→抽象思维提出假设→科学实验→验证结论→合理外推得出结论2.1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同步测试 班级_____学号_____姓名_____ 1.1591年,伽利略和他的两个学生带着两个不同质量的铅球(一个是另一个重量的10倍)登上了高为54.5米的比萨斜塔的顶部,如图2—5—1所示,自由释放这两个小球,结果两个球在同一瞬间砸向地面,伽利略这个实验意在说明:轻、重物体下落的_____一样(填“速度”或“加速度”)。 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2—5—2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中的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3.伽利略以前的学者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伽利略等一些物理学家否定了这种看法 (1)如图2—5—3所示:在一玻璃管中放中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迅速导致玻璃管,可以看到,玻璃球先于羽毛达到底端,这主要是因为( ) A.它们的重量不同 B.它们的密度不同 C.它们的材料不同 D.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 (2)在一高塔顶端释放大小相同的实心铁球和实心铅球,与此有关的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①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 ②它们的加速度相同 ③它们落地的速度不同 ④它们下落的时间相同 A.①③ B.②④ C.② D.③ 4.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立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或者说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包含了以下几个环节: ①对现象的一般观察;②_____;③运动逻辑得出结论;④_____; ⑤对假设进行修正的推广; 5.请将图2—5—4中三位科学的姓名按历史年代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通过查阅资料,简要写出他们在物理学上的主要贡献各一项:_____ _____ 6.甲、乙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甲物体重是乙物体重的2倍,而甲距地面的高度是乙距地面高度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体的加速度是乙物体加速度的2倍 B.甲物体着地的速度是乙物体着地的速度的1/2 C.甲物体下落的时间是乙物体下落的时间的/2 D.甲、乙两物体的末速度相同 7.有一种傻瓜相机的曝光时间(快门打开到关闭的时间)是固 定不变的,为了估测相机的曝光时间,有位同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