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08317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课件(18张PPT)

日期:2024-06-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31006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6课,工业化,国家,社会,变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课标解读 1.了解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如人口增长、大众教育的兴起、城市化等; 2.掌握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了解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贫富差距加剧,学会辩证、理性地看待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贡献。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与我们如今所受文明生活的关系。 * 导入新课 日前,中国气象局发布2018年《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17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比1981年至2010年平均值(14.3℃)高出0.46℃,比工业化前水平(1850年至1900年平均值)高出约1.1℃,成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暖年份,也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非厄尔尼诺年份。 1.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 的发展,促进了 的迅速增长。 2.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不断壮大。 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 。同时,越来越多的 走出家庭,成为 ,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妇女的 提高创造了条件。 3.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 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 ,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 。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 ,促进了 。 4.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 。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 。城市的环境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 也在发生着变化。 5.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 。首先是 由于 日益扩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用 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 。 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劳动力结构 生产力 人口 工人阶级 工业和商业 妇女 工业劳动者 社会地位 工业化发展 大众教育 国家教育体系 文化水平 社会发展 规划 很差 改善 生活方式 问题 社会矛盾激化 破 坏机器 强烈 环境污染 一、自主学习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2、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工业革命促进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政局稳定。 1.人口增长的原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目标导学一:工业化带来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的兴起 分析工业革命与人口增长的关系 二、小组合作 分析工业革命与劳动力结构的关系 1841—1877年 英国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变化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1)农业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增加; (2)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1) 19 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2)中等教育--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教育(1802年) 免费义务教育--1870年,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系统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3.大众教育 目的: 为了工业化的需要 过程 影响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发达国家学龄儿童从1870年起就已开始大规模入学,入学率超过60%。而当时亚洲、中东、北非等发展中地区入学率仅为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