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全册《5.2 学生实验:探究杠杆》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3分)下列设施设备中,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喷水壶的压缩手柄 B. 船桨 C. 水龙头旋柄 D. 碾磨的推杆 2.(3分)在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 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时,为了方便时间的测量,选用锥角较小的纸锥 B.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棋子照 C. 在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将玻璃泡涂红 D. 在测大气压值时,为了便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选用较大容积的注射器 3.(3分)有关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作为杠杆一定要有支点,而且支点一定在杠杆上,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B. 杠杆的长度一定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C. 使用杠杆一定省力,有的杠杆既可省力,又可少移动距离 D. 从杠杆的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4.(3分)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A. B. C. D. 5.(3分)如图所示,开瓶盖的起子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开瓶盖时,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是 A. B. C. D. 6.(3分)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杠杆只可以是直的 B. 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越大,力臂越大 C. 杠杆一定有支点 D. 杠杆的总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7.(3分)李青同学在实验操作考试中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操作,完成杠杆调平后,给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已知每个钩码的重力都相同,其中能让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的是 A. B. C. D. 8.(3分)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A. 便于直接测量力臂的大小 B. 便于提供不同大小的拉力 C. 手拉弹簧测力计,使整个装置更加稳定,便于实验 D. 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得出普遍规律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9.(4分)如图所示,是以点为支点的杠杆,是作用在杠杆端的力。线段与力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表示力力臂的是_____选填:“”、“”或“”。 10.(4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杠杆,他的重心在点,可看成是 _____ ,地面对手的支持力相当于 _____ 力,该同学所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是 _____ 力。 11.(4分)如果把铁锨看作费力杠杆,在如图所示的、、三点中,支点是 _____ 点,阻力的作用点是 _____ 点。 12.(4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如果杠杆右侧高左侧低,则可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在支点左侧刻度处挂个重均为的钩码,在支点右侧刻度处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其水平平衡。要使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应沿_____方向,此时读数为_____。 13.(4分)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中:①羊角锤,②食品夹,③钢丝钳,④钓鱼竿,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_____。均填写序号 三 、作图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14.(6分)如图所示,图甲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使用的舂米机,图乙为其工作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力的力臂和端受到的阻力。 15.(6分)在图中画出力的力臂,并标上字母。 16.(6分)如图所示,点为支点,画出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时动力的力臂。 17.(6分)按要求作图. 如图所示,用轻质杆将一电灯吊起,点是支点,作出动力的力臂。 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8.(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是电子控制器件,由低压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大部分组成,它能用较小的电流控制较大电流。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