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20680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316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9.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下列对这首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四字贯通古今。“千古”是时代感,照应题目中的“怀古”;“江山”是现实感,照应题目中的“京口北固亭”。 B.词人起笔抒发其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接下来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紧承其意。 C.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开始,词由伤今转入怀古,缅怀了历史上在京口做出伟业的人物。 D.词的结尾,词人以廉颇自比,一表白决心,二显示能力,三抒发忧虑。表达了立志为国效劳却不被重用的愤慨之情。 2.这首词虽无一言谈眼前事,所说的是“千古”“想当年”“四十三年”,但无一句不讽今。请结合词中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词人是怎样借古讽今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老学庵壁 陆游 今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此诗为陆游暮年蛰居故土江南山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据北方国土,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老学庵”,陆游书斋名。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写在书斋墙壁上的诗,题目为“题老学庵壁”。诗中可见诗人书斋中读书消日的形象,透出他对国家的担忧。 B.首联写简陋的老学庵使用竹子和节草建造而成,就连架竹的苫茆也只几椽而已,表现出诗人生计的萧然与老学庵的简陋。 C.颔联写自己在老学庵的读书生活,描写了一幅乡居的读书画面,“消永日”和“送流年”中又暗含着时光流逝的感慨。 D.尾联写诗人叫来南村跛脚的童子,帮他煎茶打扫的情景,旨在表现诗人借此对田园生活闲适淡泊、乘化随缘的悠然心境。 4.有人说本诗“太平民乐无愁叹”一句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一句在内容情感上有相似之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太白峰①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②与我语,为我开天关③。 愿乘泠风④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⑤去,何时复更还? 【注】①本诗作于由于权贵排斥,李白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背景下。②太白:这里指太白星,即金星。③天关:古星名,又名天门。④泠风:和风,小风。⑤武功:地名,一说山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道,诗人从西面攀登太白山,直到夕阳残照,才登上峰顶。既从侧面烘托出太白山的雄峻高耸,又照应了诗题。 B.三、四句与《蜀道难》中“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都是从正面实写太白山的险峻雄奇。 C.五到八句想象奇特。诗人想象自己乘着和风自由轻快地穿过云层,飞越层峦叠嶂,举起双手,仿佛明月近在咫尺。 D.诗中两个“太白”,前者是山峰名,后者是星宿名,诗人运用相关联想,登太白峰而见太白星,极富情趣。 6.诗歌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请结合全诗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陈与义① 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③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陈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