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微粒 第2课时 物质的微粒模型 A基础知识 1.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原子与离子都在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 ;固体很难压缩、很难分割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 。 2.冰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那是因为固态冰中的水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它们按一定的次序整齐地排列,水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上 。 B基础练习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放到水中不见了,说明蔗糖以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了水中 B.从远处就能闻到香醋的气味,是因为醋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 C.湿衣服晒干了,说明衣服上的水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 D.水结冰后,冰中微粒间的距离比液态水中微粒间的距离小 2.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这说明( ) 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的大小可改变 C.分子本身可改变 D.分子之间有空隙 3.夏天路面会拱起开裂,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受热膨胀引起的。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微粒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D.微粒间的空隙发生了改变 4.飞上天花板的氢气球过了几天后,慢慢萎缩,掉落地面。这主要说明( ) A.氢气微粒在不断运动 B.氢气微粒之间有空隙 C.氢气微粒质量很大 D.氢气微粒非常小 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很难拉断,说明原子之间存在引力 B.气球很容易被压扁,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两端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起大钩码不分开,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C能力提升 6.一九一五年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100周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首次参加,把山西汾酒带去参展,展期过半,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伤心至极的汾酒商人,高举一瓶汾酒摔在展厅,片刻酒商、酒鬼闻风而来……这与下列化学原理相关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分子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B.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分子之间有空隙,因此造成了物质的三态变化 D.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7.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空隙: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③>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8.下列实验不能证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是( ) A.水中放糖,糖不见了,水却变甜了 B.大米中掺入少量沙子,沙子不见了 C.水中放入紫黑色的高锰酸钾固体,振荡后水变成了紫红色 D.一杯澄清的食盐水经蒸发析出了少量的食盐晶体 9.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10.固态碘受热后变成了紫红色的碘蒸气,无论是固态碘还是碘蒸气都能使切开的土豆变蓝色,这说明了(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一定的空隙 C.分子有一定的大小 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11.根据分子的相关性质填空。 (1)湿手放到火炉上烤干得快,说明 。 (2)酒精擦皮肤上一会就消失了,感觉凉凉的,说明 。 (3)糖水可以通过滤纸,说明 。 (4)封闭在注射器里的空气,比较容易被压缩说明 ;但压缩到一定程度会使活塞反弹,说明 。 12.模型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 (1)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 (选填字母)。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 有关。 用微粒观点解释:夏天自行车轮胎暴晒后容易爆胎。原因是 。 13.小琦在家做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