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节 海洋的探索(2) 第4章 水与人类 引入新课 你知道我们日常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盐来自哪里吗? 很多来自海盐。 你知道食盐有哪些吗? 按照来源食盐有:海盐、湖盐、井盐、竹盐 还可根据有无加碘可分为:碘盐和无碘盐 新课教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取海盐的国家之一。据《管子》记载:“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为盐。”明代学者宋应星撰著的《天工开物》记载:“其海丰、深州引海水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 海盐的提取 我国的海盐生产,一般采用日晒法。人们利用滨海滩涂,筑坝开辟盐田,通过纳潮扬水、日照蒸发而浓缩。当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后,析出氯化钠晶体,即为原盐。 新课教学 视频:海水晒盐 新课教学 像这种固体溶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 结晶: 日晒法得到的原盐属于粗盐,粗盐成分中不仅有氯化钠,还有氯化镁、氯化钙、泥沙等杂质,所以必须经过进一步的提纯才能成为可食用的精盐。 海水中要析出氯化钠晶体需要满足的条件: 溶液需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新课教学 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常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 2.结晶: 用于分离溶液中的固体溶质和溶剂 根据溶解度的不同结晶分为: 蒸发溶剂(溶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和冷却热饱和溶液(溶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3.蒸馏: 用于分离液体与液体混合物(利用各成分沸点不同) 4.吸附: 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吸附混合物中的色素、异味等 新课教学 粗盐的提纯 目标 掌握粗盐提纯的基本方法。 器材 烧杯,天平,玻璃棒,漏斗,滤纸,滴管,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粗盐。 过程 称取10g粗盐,放入烧杯中,加入30mL水,用玻璃棒搅拌至充分溶解,形成悬浊液。 1.溶解。 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加快食盐的溶解 新课教学 2.过滤。 (1)如图4.3-3所示,过滤器的制作。 把滤纸折成圆锥形放入漏斗中,如果滤纸边缘高出漏斗口,要用剪刀剪去部分滤纸,确保滤纸上边比漏斗口稍低。 滤纸上边比漏斗口稍低的目的: 防止液体不经过过滤而从漏斗外流出 新课教学 (2)放置好漏斗,使漏斗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以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 (3)用少量水润湿滤纸,用玻璃棒把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 目的:滤纸紧贴漏斗内壁,防止产生气泡使液体流速减慢。 (4)把备好的悬浊液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漏斗,注意液面不能超过滤纸边缘。 新课教学 为什么要沿玻璃棒倒入漏斗?在这里玻璃棒起什么作用? 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防止液体飞溅 “一贴”、“二低”、“三靠” 过滤的正确操作: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一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二低: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一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二靠: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的一侧 三靠:漏斗的下端管口(尖嘴)紧靠烧杯内壁 新课教学 视频:过滤器的制作及过滤 新课教学 3.蒸发结晶 如图4.3-4所示,把滤液倒入蒸发皿,点燃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当出现大量食盐晶体后,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剩余水分。 4.转移:冷却后用玻璃棒把蒸发皿中的食盐晶体转移到烧杯中。 新课教学 视频:蒸发 问题讨论 1.在本实验中,玻璃棒起到了哪些作用? 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时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蒸发时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因局部过热飞溅。 转移时转移固体。 2.本实验最后得到的食盐是否为纯净物?为什么? 因为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蒸发只除去水分,而溶解在水中的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并没有除去。 本实验最后得到的食盐不是纯净物 新课教学 除了蒸发可以析出结晶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活动1.配制一杯70℃左右的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