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564967

2 走月亮 教案

日期:2025-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248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月亮,教案
  • cover
2.走月亮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4.继续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教学重点】 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画面。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课,一起读课题。 2.走月亮是什么意思呢?老师告诉大家,这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习俗。人们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这篇课文就是以我国云南地区走月亮的习俗为背景,描写了秋天的夜晚,阿妈牵着我在月光下一边散步,一边赏景的场景。 二、整体感知 1.我和阿妈走月亮经过了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圈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2.课文中有一些词语,你们读正确了吗?请同学来读这些词语:风俗、稻穗、泼剌、汩汩、洱海、点苍山 ①读音:风俗、稻穗 ②理解:泼剌、汩汩 ③这两个地方有人了解吗? 预设:我去过洱海,它位于云南大理郊区,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而海。我查过点苍山的资料,点苍山,因其山色苍翠,山顶点白而得名。它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19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 3.我和阿妈走月亮了。我和阿妈走月亮,经过了哪些地方?让我们来交流同学们前面圈出的地点。 预设:我圈到的是第三自然段的小路,第四自然段的西边,第六自然段的村道田埂,第八自然段的西岸石拱桥,果园、庄稼地和菜地,我有补充。第八自然段中我还圈了省略号,他表示我和阿妈还走过许多地方。 4.的确阿玛喜欢牵着我走月亮,我们走过的地方真不少,大家是否发现有一句话把前后内容连接了起来,这句话是? 5.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这句话呢?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来了解。同学们,课文最后写道,多么奇妙的夜晚。我和阿妈走月亮,为什么这是一个奇妙的夜晚?我每到一个地方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又想到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和他的阿妈先到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一走。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1-3自然段 1.请同学们一边听课文1~3自然段的朗读,一边找一找月亮升起后,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课文第二自然段,9集中写了月亮升起后的美丽景象,明亮的月盘柔和的月光,照亮了眼前的一切。 2.这样的画面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呢?再读一读,想象一下, 预设:这幅画面让我感到宁静。读了描写月亮的句子,我仿佛看到了蓝蓝的夜空中有一轮圆圆的明月,它就像玉盘一样明亮,它的光芒又是那样的柔和。此时随着月亮的升起,开始降临,所以带给我宁静的感受。这幅画面真的很漂亮,宛如仙境。 预设:我读了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是洱海淘洗过吗?我好像看到夜晚圆圆的月亮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他越升越高,倒映在洱海中,好像在碧波万顷的洱海水中泡澡一样。 3.顺着这位同学的想象,请大家再想一想,讨喜,只洗去杂质,清洗灰尘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能不能联系下文的语句来体会? 预设:我想是因为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不含一点杂质,它就像在洱海里淘洗过一样,清亮皎洁。 4.正因为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再加上洱海万顷碧波的反射和映衬。于是神奇的情景出现了,明亮的月盘释放出万道柔光,月光照亮了远处高高的点苍山,进了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更近了,也照亮了春天的大道和小路。 5.同学们,这句话由远直径写出了月光照亮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