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繁星 【教学目标】 1.认识“昧、坠、———3个生字,积累描写繁星的词句。 2.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4.从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并体味其酷爱星天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和故乡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 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 教学PPT、音频资源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4课,一起读课题。 1.你知道什么是繁星?(预设:繁星就是指多而密的星星。) 2.看到这样的星空,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学生交流。 师:星光璀璨,群星闪耀,星罗棋布……《走月亮》课文里也有一句话,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文学大师巴金先生,他是这样来表达对星空的情感的。谁来读? 出示: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作者开门见山的这句话,直接表达出自己对星天的喜爱。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巴金一起去观赏繁星。 二、整体感知 1.这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自读课文。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下的学习提示。 出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你也看过夜晚的繁星,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2.首先我们就要了解课文中描述了哪些繁星满天的画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作者描述了几幅繁星满天的画面,这些画面分别是在作者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看到的? (1)从前作者在家乡看到了密密麻麻的星星。 你再读读句子。有一个词语告诉了我们,作者看繁星的具体地点。 (2)第一幅画面是从前作者在家乡的庭院里看到了密密麻麻的星星。对。这样就把地点说准确了。谁接着说? (3)第二幅画面是三年前作者在南京住所的菜园里看到星群密布的蓝天。第三幅画面是如今作者在海上躺在舱面上,看到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心。 3.这里有一个半明半昧。是什么意思?昧是昏暗的意思,半明半昧就是指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师:同学们,这里的如今指的是1927年1月,当时巴金22岁坐船去法国留学,三年前就应该是作者在南京求学的时候,从前应该是作者小时候了,课文就是按照时间和地点的变化顺序,依次向我们描绘了三幅繁星满天的画面,无论是描述哪幅画面,都充满着作者对繁星的情感。 三、学习课文 1.请再读读课文。你能找到表达作者对繁星情感的语句吗?谁来交流? (1)在第一幅画面中,这句话直截了当的表达了作者对繁星的爱,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2)在第二幅画面中。我从这句话感受到作者喜爱繁星,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微小的星光却让作者感到光明无处不在。从这样的对比中。我体会到他对繁星的情感。 (3)第三幅画面是作者写的最详细最细腻的表达的情感也很丰富,让我们来听听录音。你能发现这些流露作者情感的句子吗? 出示: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他们认得很熟了。 这句话中的相对让我感受到作者在看星星,星星也在看作者,彼此就像朋友一样,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句话是作者产生的联想,让我感受到作者当时有了凡兄的相伴,不再孤独,他们之间的情感更亲密了。 (因为巴金每晚和繁星相对那种情感多像是相熟相知的老朋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