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65698

2.2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检测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6-2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6564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生物学,高中
  • cover
2.2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检测题 一、单选题 1.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最小的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达到这种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低于这种强度的刺激叫阈下刺激。阈下刺激可引起受刺激的局部细胞膜上少量Na+通道开放和Na+内流,这种局部细胞膜轻微的电位变化称为局部反应。两个以上的局部反应互相接近叠加的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阈电位指能促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 A.兴奋的产生机制是Na+通道开放导致Na+通过主动运输内流 B.阈上刺激是神经细胞达到阈电位的必要条件 C.图中-70mV静息电位是以神经细胞膜内侧为参照,并将内侧定义为0mV D.不同强度的阈下刺激会产生不同强度的局部反应 2.已知乙酰胆碱(Ach)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其作用于神经一肌肉接头处(该接头类似于突触结构)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释放Ach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Ach作用于肌膜会使其产生外负内正的电位 C.Ach受体数量增加会导致肌肉收缩无力 D.Ach发挥作用后会被相关的酶全部降解 3.如图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②从轴突末梢释放依赖于①的流动性 B.②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需要消耗 ATP C.③一般指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D.②与④结合后,会导致③的膜电位发生改变 4.食用草乌炖肉是有些地方人们的饮食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及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下列判断有误的是( ) A.草乌中的乌头碱可使神经元持续处于兴奋状态而不能及时恢复静息状态 B.钠离子通道不是胞外钠离子内流和胞内钾离子外流的共同通道 C.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会使神经纤维膜内的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外的 D.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在临床上可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 5.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使下一神经元产生兴奋 C.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6.为了探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轴突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是单向的 B.A、B、D三点中任选一点给予适宜刺激,都会使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 C.无法得出结论的刺激点是C点 D.兴奋在AC之间的传导所用的时间比兴奋从C点到肌肉所用的时间短 7.兴奋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下列关于这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 B.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C.突触后膜中的突触小泡内没有神经递质存在 D.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8.抗丁顿氏病(HD)是一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显性遗传病,患者大脑的局部神经元(M)发生退化,正常情况下M对大脑皮层产生掌管身体动作的兴奋性“讯号”具有抑制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脑发出“讯号”所需的能量,主要通过线粒体中[H]与O2结合过程释放 B.正常的抗丁顿氏基因发生突变时,其突变方向与环境变化无明确的关系 C.HD可导致患者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过度兴奋,身体产生不自主的动作 D.神经元M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来实现的 9.瘦肉精的学名为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其分子结构简式为C12H18Cl2N2O,其可通过促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