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569971

3.1 传统点火系统 课件(共27张PPT)- 《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第2版)》同步教学(人邮版·2017)

日期:2025-05-08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2733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邮版,教学,同步,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第2版),传统,PPT
  • cover
(课件网) 《汽车电器设备原理与检修 》 ———第3章 点火系统 第3章 点火系统 3.1 传统点火系统 一、点火系统的发展 1. 传统点火系统: 1908 年,美国人首先在汽车上使用蓄电池点火装置,这种以蓄电池和发电机为电源的点火系统称之为传统点火系统。 2. 电子点火系统: 20 世纪 60 年代,出现了电子点火系统。 20 世纪 70 年代,无触点的电子点火系统开始应用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3. 电控点火系统: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以微机控制点火时刻的点火系统开始在汽车上使用。 二、发动机对点火系的要求 1.点火装置应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高压电(正常工作时一般为10KV,低温起动时一般需要19KV以上),一般最高电压达20—30KV。 2.电火花应具有足够的点火能量,一般发动机正常工作时需0.05—0.08J,低温起动时需0.10J。 3.能根据发动机工况的变化提供最佳的点火时刻,以使发动机产生最大的功率(包括点火顺序和点火时机)。 3.1 传统点火系统 2.组成 (1)电源 (2)点火开关 (3)点火线圈 (4)分电器 (5)点火控制器 (6)火花塞 (7)高压线 一、点火系的组成及功用 1 电源; 2 点火开关; 3 点火线圈; 断电器 4 分电器; ②配电器 ③电容器 ④点火提 前调节装置 5 火花塞。 一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 3.1 传统点火系统 3 高压电的产生 A (1)低压电流接通瞬间:点火开关接通,触点闭合 A Ф原 Ф次 因初级绕组中产生eL与Ⅰd相反,起抵消作用, 故U2低(约1.5~2.0KV左右)。不能用来点火。 (2)低压电流切断瞬间:(点火开关接通,触点张开) A Ф原 Ф次 5 高压电的分配 (1) 触点闭合状态时:初级绕组通电,分火头离开 旁触点 A (2)触点张开状态时: A 初级绕组断电,分火头与旁触点对正。 主要由外壳、电极(中心电极和 侧电极)、绝缘体、接线柱等组成。 应用 1.热特性 要有合适的温度环境,即火花塞的 自净温度。一般为 500~750 ℃。 构造 温度过低,易积炭,出现断火现象。 温度过高,易引起炽热 点火而引起早燃 。 2.型号选择 (1)冷型:   吸热少,散热快。适合 于压缩比大,功率大,转速 高的发动机 。 < 8mm (2)热型: 与冷型相反。16~20mm 3.电极间隙 0.6mm~0.7mm(传统点火系)、1.0mm~1.2mm(电子 点火系) 火花塞的构造 火花塞点火过程 点火开关 设有断开、点火、起动等档位。 2 工作特性 Ik 转速对初级电流的影响 n = 600r/min n =1200r/min n =2800r/min 因此, 工作特性是: U2随n发的升高而降低。 U2max(KV ) 0 1000 2000 3000 4000 n发 (r/ min) U j 10 20 nmax 传统点火系的工作特性 2 影响次极电压的因数 (1) 发动机气缸数 (r/ min) U2max(KV ) 0 1000 2000 3000 4000 n发 U j 10 20 nmax 传统点火系的工作特性 四缸发动机 六缸发动机 (3)触点间隙   触点间隙过大,则触点闭合角(β)变小,闭合时间缩短,(Ik)也要减小,从而使U2max下降。 (3)触点间隙 触点间隙减小,其 触点触点闭和角(β) 增大,( Ik )亦增大, 但间隙过 小则使触 点火花加重,反而使U2max下降。一般规定触点 间隙在0 .35 ~0.45 mm 之间。 一般情况下其温度不可超过80 ℃ 。 温度过高时,初级绕组的阻值将增大,使Ik减小, 从而使次极电压U2max下降。 (4) 点火线圈的温度 图3.1.3 其工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l )触点闭合,初级电流逐步增长。 2 )触点断开,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 3 )火花塞电极间隙被击穿,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1 低压电路(蓄电池供电时) 蓄电池“ +” →电流表 →点火开关 →点火线圈 “ 开关+ ” →附加电阻→“ 开关” →初级绕组→点火 线圈 “–”→断电器触点→搭铁→蓄电池“–”。 2 高压电路: 点火线圈次级绕组→ “ 开关” →附加电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