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备课 课题 4.水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课 第 课时(共 课时) 教材分析 《水》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水和空气》第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水的特征,认识水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能够根据水的特征区别出水与生活中常见的其他液体。在整个单元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这节课的基础上,学生观察空气和溶解就有了一定的观察基础和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在观察时候要有一定的顺序,要借助感觉器官,对于水他们了解的自认为很多,但实际上有些是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认为水是白颜色的,水是有味道的。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能够在认识水的观察活动中,通过有序地看、闻、尝等方法,明确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质,能够区分水和其他液体。 科学思维: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水的特征,能够从常见的液体中辨别出水。 探究实践:能够运用感觉器官观察水的特点。 态度责任:如实描述探究水特征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在认识水的观察活动中,通过有序地看、闻、尝等方法,明确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质,能够区分水和其他液体。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水的特征,能够从常见的液体中辨别出水。 板书设计 4.水 看 → 闻 → 尝 能流动无固定形状无色,透明 无气味 无味道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5) 1.谈话导入: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水是什么样的 出示课题 2.学生根据自己原本对水的认知说明自己该如何做能找到水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关于水的认识。 二、学生原本认识的水(10) (一)通过对比,找出学生心目中的水 1.出示实验材料:你能从这三杯物质中找出哪一杯是你所认识的水吗?(1号:牛奶,2号:白醋,3号:水)你会怎样做? 2.回顾观察方法:眼看、鼻子闻、嘴巴尝。 (总结出:一看二闻三尝) 3.要想准确辨别出我们周围的东西,只靠看是不好下结论的,你知道观察还有哪些方法?(板书:观察方法:眼看、鼻子闻、嘴巴尝)(当学生说到“闻”的时候,及时演示“闻”的正确方法,注意:如果是你不认识的物体,能随便就去闻、去尝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4.学生学习尝的方法,注意尝的卫生,分组观察,找出自己认为的那杯水。 5.我们今天就应用各种观察方法来找出水。 提示:老师准备的物质是安全卫生的,可以放心品尝,未知物质可不能尝哟。尝的时候可以用杯中的小勺子,尽量不要碰到自己的舌头。 6. 看来大家都认为3号杯中的水和你们认识的水是一致的,那么水到底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开始聚焦水,思考水的特点。 三、探究水的特点(15) (一)通过观察,发现水的特点。 1.请你再运用我们刚才的观察方法仔细找一找水的特点。 2. 学生分组观察,完成实验记录 3.学生交流、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板书: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注意区分气味和味道) 5.学生根据自己原本对水的认知说明自己该如何做能找到水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关于水的认识。 6.教师引导小结:通过我们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尝,我们找出了水的特点: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 7.看不仅能观察到物体的颜色,还能看到物体的形状,你们刚刚观察的杯中水是什么形状的呢? 能不能将杯中的水改变形状呢? 8.回顾观察方法:眼看、鼻子闻、嘴巴尝。 (总结出:一看二闻三尝) 9.(出示图片)自然界中的水又是什么形状的呢?什么样子的呢? 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大多并不是纯水,水中含有一些微小的物质,所以我们会觉得有淡淡的味道。 【设计意图】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