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573539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三单元9课《露和霜》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4-11-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354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格式,教案,露和霜,9课,单元
  • cover
课时备课 课题 9.露和霜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共 1 课时) 教材分析 第 9 课是《露和霜》。露和霜是地面或低空中的天气现象, 这种现象带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本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先让学生对露和霜的形成条件进行推测, 然后利用实验模拟露和霜的形成过程, 进而解释自然界中露和霜的成因。 学情分析 学生对露和霜不陌生,很多学生都亲眼见过这两种现象,但是学生没有探究过露和霜的成因。更没有做过相应的模拟实验进行探究。 学生在学习凝结时对水蒸气变成水的条件已经有过研究,可以推理出水蒸气遇冷变成霜,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能够描述出自然界中的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并能够找到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正确区分露和霜。 科学思维:学生能够描述出自然界中的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并能够找到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正确区分露和霜。 探究实践:.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够推测出露和霜的形成原因,能和同学一起完成模拟实验。 态度责任: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乐于与小组同学合作完成探究实验。 教学重点 知道雾和云形成的原因。能够基于观察,运用比较、推理、概括的方法解释雾的成因,再基于雾的成因推导云的形成。 教学难点 能够基于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推测雾形成的条件,并尝试制造“雾”。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提出问题:出示古诗和露珠图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提问:知道这是什么吗?你在生活中见过吗? 提问:你知道这些晶莹的露珠是怎样形成的吗? 预设:学生想到这些露珠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设计意图】利用古诗和生活现象激发探究兴趣。 二、学习新课(30分钟) 科学实践活动一:露的形成。 1. 推测露的形成条件 提问:生活中一般在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看到露?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露”现象。你认为露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2. 设计实验模拟露的形成。 根据你们的推测,想一想怎样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露”的形成。 提问:说一说你们各组的想法?用什么来代替冷的环境?怎样制造更多的水蒸气? 教师补充完善学生的想法。 提示学生出现露珠时测量金属筒的温度。(0摄氏度以上) 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根据实验现象推想:自然界中的露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露的形成。 科学实践活动二:霜的形成 1. 提问:如果让金属筒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以下,在金属筒的外壁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利用以前学习的降温方法,往金属罐的冰块上加入食盐,然后观察发生的现象。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冰晶,提问:自然界中见过这种现象吗?这是什么? 学生观察,根据生活经验回忆。组内讨论、交流。 3. 出示自然界中结霜的图片。 提问:结合实验和露的形成,说一说霜是怎样形成的?霜的形成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提问:认识了露和霜,他们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你能分别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霜的形成。 三、拓展延伸(6) (一)总结 相同点:温度下降,需要大量的水蒸气。 不同点:结霜需要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露的形成是在0摄氏度以上。 露是从气态到液态的变化,霜是从气态到固态的变化。 (二)拓展 1. 阅读书35页“白露”和“霜降”的有关知识。了解这两种节气的天气特征。 2. 观察生活中的露和霜的现象,了解他们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设计意图】阅读部分培养学生的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 作业布置 在雾和云形成过程图上,继续完善绘制露和霜形成过程 教 学 反 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