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备课 课题 2.蜡烛燃烧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共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课页提出问题: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会出现哪些现象?科学实践活动:观察蜡烛燃烧的变化。研究支持蜡烛燃烧的气体。拓展应用呈现阅读资料:空气的成分。 学情分析 学生对物质的变化已经有了初步的说出,说出了铁生锈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本课是对物质的变化做进一步的探索。蜡烛燃烧是生活中熟悉的现象, 其中隐藏着两类的物质变化,一类是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如蜡烛熔化,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如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通过研究蜡烛燃烧的条件,可以说出氧气是空气中支持燃烧的物质,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通过蜡烛熄灭的实验,说出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科学思维:学生基于实验,分析蜡烛燃烧的现象。 探究实践: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能够描述蜡烛燃烧产生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中有的产生了新物质, 有的没有产生新物质。 态度责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质疑验证等活动,学生养成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 坚持正确观点的习惯, 对蜡烛的燃烧具有探究的兴趣。 学生通过阅读说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对空气成分有了更精确的测定。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说出蜡烛燃烧能产生的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中有的产生了新物质, 有的没有产生新物质。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说出蜡烛燃烧能产生的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中有的产生了新物质, 有的没有产生新物质。 板书设计 现象 是否产生新物质 熔化(固态变液态) 凝固(液态变固态) 否(形态) 变化 发光发热、水珠、瓶底变黑 是 (水等)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燃烧的火柴熄灭 是(二氧化碳)蜡烛 燃烧 罩住蜡烛熄灭 消耗掉支持燃烧的气体 氧气 气体条件 空气 水进去一部分 杯子内还有大部分气体没有消耗掉 点燃的木条接近剩下的气体熄灭 剩下气体不支持然绕 (氮气和二氧化碳等)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提出和聚焦问题(5分钟) 教师呈现蜡烛燃烧的图, 提出问题。 谈话: 蜡烛是常见的物品。同学们, 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蜡烛呢 预设:学生说出生活中使用到蜡烛的各种情景。 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创设过生日点燃蜡烛的情境。进一步聚焦问题。 谈话: 对了, 我们的生日晚会上会点燃蜡烛。大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蜡烛燃烧时的现象 其中出现了哪些变化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生活入手,创设一个过生日的情景,引出蜡烛燃烧的话题,体现科学和人文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实践 科学实践一: 蜡烛燃烧的变化(20分钟) 1.探究蜡受热熔化和蜡油凝固的变化 (1)教师引导学生将蜡油滴到培养皿上观察发生的现象, 并提出问题: 蜡油的这种变化有什么特点 滴到培养皿中的蜡油还是蜡吗 怎样证明我们的观点 预设:学生发现蜡和蜡油可以互相转化。 推理蜡油不是一种新物质。 (2)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蜡油重新制作一个“蜡烛”,看看它是否能被点燃。 预设:学生自制的蜡烛也可以被点燃,推理蜡油就是蜡。 总结: 蜡受热变成液态的蜡油, 蜡 油遇冷又变成固态的蜡, 这两个变化过程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蜡和蜡油之间的变化情况,分析这个过程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2.观察和检测蜡烛燃烧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谈话: 蜡烛燃烧除了变成蜡油以外, 还会产生哪些变化 其中会有新物质生成吗 学生围绕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猜想学生讨论结束教师引导他们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方法如下。 (1) 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观察烧杯内壁出现的现象。 (2)收集蜡烛燃烧的气体, 把它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观察出现的现象。或用二氧化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