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备课 课题 8水中的微小生物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 第 1 课时(共 2 课时) 教材分析 第8课是《水中的微小生物》。由“池塘中的水为什么不能直接饮用”的问题引起观察水中微小物体的需要,进而引入光学显微镜这一观察工具。首先,引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学习如何使用显微镜。接着,引导学生学习制作水滴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滴装片,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并描述观察到的微生物的形态和运动。在此基础上,建立微生物的概念。最后,通过拓展与应用,了解列文虎克对显微镜的发展和微生物的研究作出的贡献,进一步了解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年龄在10-11岁之间,对显微镜兴趣高。但操作能力有限,原理理解程度有限,观察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建议激发学习兴趣,加强操作技能训练,深入讲解显微镜原理,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基于观察和实践知道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一切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 科学思维:学生通过观察河水,归纳微生物的基本特点、举例说出水中的微生物种类。 科学实践:学生基于实践操作能够初步制作水滴装片,并能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态度责任:学生表现出对制作水滴装片和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的探究兴趣。了解列文虎克在制显微镜和认识微生物方面的突出贡獻,认识到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是在人类好奇心和社会需求动下的产物。 教学重点 学生实践操作能够初步制作水滴装片,并能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教学难点 学生实践操作能够初步制作水滴装片,并能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板书设计 8水中的微小生物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提出和聚焦问题 观看课页图,或者出示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各种水域情景图 提问: 你们注意过周围的河流、湖泊或池塘里的水吗 这些水域里的水清吗 这些水域里的水能直接饮用吗 为什么 这些水域里的水为什么不能直接饮用,这些水里有什么 如果我们取来这些水仔细观察,会有怎样的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池塘、河流中清澈的水能否饮用?”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用不同工具观察水样。 科学实践活动: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 (1)谈话:老师课前在学校采集了一些水样。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观察这些水样 1.用肉眼观察水样 让各小组领取一杯水样。提出任务:用肉眼直接观察水样,看看我们能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后,教师提问我们还想看得更清楚一些,怎么办 2.用放大镜观察水样 让学生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看看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后,教帅提问我们还能观察得更清楚吗 还可以借助什么工具帮助我们观察 3.了解显微镜的构造 谈话:同学们提到了显微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使用显微镜,学会使用显微镜后,我们就想办法用显微镜观察水样 活动任务一: 活动名称:了解显微镜的构造 活动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构造 组织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要求: 1.小组活动,轻声细语。 2.活动过程注意安全,。 3.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所用物品归位。 讲解:显微镜有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 目镜安装在镜筒的上端,镜筒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是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在镜筒下方是载物台,用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通光孔。载物台上有压片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 这里是镜臂,是取放显微镜时用手握的部位手镜,还可以调节镜筒的倾斜度。 这里有大小两种螺旋,可以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间的距离。这是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准焦螺旋迅速找到物象。这是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輻度较小,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可以使物像更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