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573621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四单元《光》单元备课(表格式)

日期:2025-01-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5553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格式,备课,人教,上册,五年级
  • cover
单元(整体)备课 第 四 单元 单元(主题) 《光》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不同年级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注重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科学教育中怎样才能实现让学生自我建构的目标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促使学生亲身经历大量的有意义的探究过程。 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 3.3.4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能使人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3.3.5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3.3.6知道光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3.3.7描述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知道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内容分析 本单元设计了3课,包括第11课、第12课和第13课。 第11课是《光的传播》。在中年级,学生已经知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会形成阻挡物的阴影。本课进一-步学习有关光的传播的知识。本课引导学生通过科学实践,识别生活中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和来自物体的反射光(如月光),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想办法看到光在行进过程中的路线,证实光的行进路线是直线,了 解光在其他透光物体中也沿直线传播。本课拓展与应用部分指导学生制作小孔成像盒,体验光通过小孔直线传播的神奇效果。本课学习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知识是后面两课学习的基础。 第12课是《光的反射》。本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镜子的特点和镜子反射光的现象,认识到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从而认识什么是光反射。通过改变光照射到镜子上的角度,学生还可以发现,反射光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通过用绘图方式描述从不同角度入射的光到达镜子后产生的反射光的角度变化,学生可以发现光的反射是有规律的。通过尝试在黑暗的环境中观察物体,学生可以发现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人眼睛后,眼睛才能看到物体,认识到光是人看见光源或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本课拓展与应用介绍了潜望镜,并且让学生制作-一个潜望镜。学生在了解潜望镜的构造和用途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光的传播和反射知识,可以经历一个设计一利用工具进行制作一测试一评价一改进的技术与工程实践过程。 第13课是《彩虹》。通过前两节课的科学实践,学生已经了解了光的传播和反射特点。本节课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彩虹这-自然现象作为研究太阳光的切入点,引导学生重点研究太阳光的颜色,认识太阳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白光,了解彩虹与太阳光的关系。在上节课认识光是人看见光源或物体的重要条件之- -的基础上,本课拓展与应用继续研究人能看见五彩缤纷的物体的原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中,因为有光才有色彩斑斓的世界。 学情分析 学生对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光的世界中,没有光,我们的生活就会有许多不便,甚至无法正常生活。陌生是因为学生生活在色彩斑斓的世界中,经常看到- -些神奇的光现象,其中有许多不为他们所知的奥秘。各种光现象都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探究光世界奥秘的好奇心,初步养成乐于观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知道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2.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3.知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4.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人眼睛,使人看见光源或物体。 5.知道太阳光可以分解为不同颜色的光,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后可以形成新的颜色的光,红、绿、蓝光混合后可以形成白光。 6.了解彩虹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