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81514

【核心素养目标】3.3汽化和液化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219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3-2024,八年级,物理,人教,学年,教案
  • cover
汽化和液化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什么是汽化现象,汽化现象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什么是蒸发现象; (3)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理解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并能用蒸发吸热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三、教学分析 本节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这门课程之后,经历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在此之前有晶体熔化的实验作为基础,学习本节时应该不是特别困难,在数据处理方面,也与前面所学有相似之处,都是用图象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温度—时间”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本节设计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激发学习兴趣出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探究实验,通过观察、讨论,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中渗透科学思想和方法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着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从中观察并分析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做想想做做的实验:准备两个透明的塑料袋,其中一个倒入一些酒精(用一点红墨水沾红,增强实验的可视性),将两个袋子密封,然后同时浸入热水中,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 将袋子拿出,再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这又是为什么 目的:让学生认识到酒精不是消失了,而是从液态变成气态,由此带出汽化的概念,简单说说液化的概念。 二、新课教学 1、提出问题:水沸腾时有什么现象 温度会如何变化 2、明确实验目的: (1)观察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情况 (2)听听水沸腾前后声音的变化情况 (3)测量水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情况 (4)记录实验中发现的其他现象 3、寻找实验器材:温度计、秒表、酒精灯、石棉网、烧杯、纸板、铁架台 4、强调酒精灯的使用安全:禁止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 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5、确定实验步骤,并简单演示: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顺序:由下到上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准备60ml,初温80℃左右的热水)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沸腾后再记录三次,同时观察 沸腾前后气泡的数量和大小的变化情况。 (4)熄灭酒精灯后,观察水是否保持沸腾。 (5)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5、强调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三看一记(一个看秒表计时,一个看温度计读示数,一个看水中的气泡,一个记录数据和画坐标图);(3)实事求是,如实记录。 6、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堂,提供必要的指导 7、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说说他们看到的现象,将其中四小组完成的水沸腾时的坐标图通过摄像头展示,得出液态沸腾的共同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提出沸点的概念,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说说测得水的沸点是多少。通过PPT展示小资料,提问学生:从小资料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评估交流:提问:在实验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其他的发现或者疑问呢 让学生前后组交流数据并讨论,然后回答。 补充问题让学生讨论:(1)实验中大家测得的水的沸点都一样吗 为什么 (2)实验中采用什么方法来使水尽快沸腾,节省加热时间 9、课外实验:展示学生课外完成“纸锅烧水”实验的照片,让学生来说说纸锅最后燃烧了吗 为什么 蒸发 1、对比沸腾的特点,结合生活实例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