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81722

第13课《唐诗五首》教学设计(共二课时)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253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3课,唐诗五首,教学设计,课时
  • cover
唐诗五首 【教学目标】 1.背诵五首唐诗,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联系诗人的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背诵诗歌,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深厚情思。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诗歌是中国文化灿烂的明珠,而唐代更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各体诗歌全面成熟,律诗更是其中的翘楚。你和你的同学对于律诗非常感兴趣,时值学校举办唐诗进校园的活动,你和同学想借《唐诗五首》来探究律诗的魅力。 二、任务导学,研读文本 任务一:了解常识,疏通文义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教师教导:一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任务二:理解诗句,概括内容 提问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明确: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 提问2: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明确: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任务三:品味分析,体味感情 提问3: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明确: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提问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明确: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提问5: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任务四:课堂小结 本诗通过对山野秋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孤独无依、彷徨抑郁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本诗具有诗画交融的写作特色,“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望去,到处都是秋色。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黄鹤楼 任务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著名诗文? 明确:湖北:黄鹤楼 崔颢 《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 《滕王阁序》 任务二:划分节奏 学会朗读 1.听读诗文,划分节奏 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边听边用笔在课本上划分节奏,可以小声跟读,注意诗的节奏划分规律。 2.学生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引导,诗歌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写景诗等。从体裁上可分为律诗和绝句,而律诗有八句,绝句四句。划分节奏的规律分别为 “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 3.学生齐读,体会诗歌节奏,掌握读诗的方法。 任务三:理解内容 领会意境 1.指导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小组合作学习解释诗句。 2.讨论后可以互相译读。 3.教师小结诗句意思。 4.分别请几位学生示范译读这首诗,教师更正,归纳总结。 任务四:朗读古诗,分析探究 提问1:诗的颔联写到了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