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86561

第11课《短文二篇》教学设计 (共2课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631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八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4
  • cover
11.《短文二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答谢中书书》是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 11 课,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文明的印记”,所选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本文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山水之美,传达出与知音共赏美景的惬意。 《记承天寺夜游》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短文两篇》的第二篇文章,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一篇小品文。苏轼由最初反对“新法”到后来反对“尽废新法”,屡遭贬谪,终不得志,心中郁积着满腔的孤苦闲愁。夜游承天寺的经历,使他获得了短暂的情感释放。文本仅用85个字,选取了特定而美好的生活片段,月夜庭院、玩竹赏柏,将月光下的竹柏之影视为水中揺曳的藻若,沉醉其中、超然物外,真切地表认了虽被贬谪如豁达开朗的情怀。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理解文章大意。但他们对于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语法现象和文化背景还不够熟悉,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点拨。同时,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要学习作者高雅的志趣和情怀。 【教学目标】 1.语言运用: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2.思维能力: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 3.审美创造:通过欣赏文中的美景,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4.文化自信: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和生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法学法】 1. 朗读法: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节奏感。 2. 讨论法:通过讨论,探究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点。 3. 创设情境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文中的美景,提高审美能力。 4. 讲授法:通过讲授,介绍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和生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频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激趣导入 孔子曾经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有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它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答谢中书书》。 (板书: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设计意图】用名言、诗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讲解做准备。 【活动二】诵读,读通顺 师:下面让我们自由诵读课文三遍。 1.第一遍,能够扫除字词障碍,读通读顺(女生齐读) 课件出示: 歇(xiē) 颓(tuí) 沉鳞(lín) 能与其奇者(yù) 2.第二遍,能够读出停顿,初步领悟文体特征(男生齐读) 课件出示: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第三遍,能够声情并茂地读,感受个中情意(推荐代表读)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知晓读书的要领,读准字词,读清停顿,感知文章的内容。 【活动三】再读,读文意 任务1.翻译全文 通过小组合作,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学生质疑,教师解惑。然后小组成员间互相提问,检查掌握情况,并及时更正。 任务2.整理笔记 分组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