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601232

化学鲁教版九上同步习题:第六单元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含答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2493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实验室,化学,性质,制取,二氧化碳,元到
  • cover
第六单元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 1. 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CO2是无色气体 B.相同条件下,CO2的密度大于O2密度 C.工业获得 CO2 是物理变化 D.空气中CO2含量过多或过少都会不利 2. 碳及碳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扶贫工作组在某村利用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二氧化碳使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 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4.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 B.图2,探究CO2与水的反应 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5.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6. 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7. 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在火星成功着陆。火星大气层主要成分是CO2,其地表呈红色的原因之一是尘土中有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分子由C原子和O2分子构成 B.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C.鉴别火星大气和空气可用澄清石灰水 D.火星两极覆盖干冰是因为CO2易溶于水 9. 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紫色石蕊变红色 B.石灰水变浑浊 C.蜡烛熄灭 D.杠杆左高右低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 10. 根据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的现象,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根据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的现象,可以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 . 11.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循环过程中CO2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1)CO2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有机物A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则A的化学式是 。 (3)下列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下同)。 A.无机物和有机物性质不同,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 B.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4)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CO2;通过煤的综合利用可获得多种产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加工成焦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