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02391

2.2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 作业(有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2853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作业,答案
  • cover
2.2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 作业 一、单选题 1.等位基因A、a可能会位于 ①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③DNA分子的两条单链上 ④一个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④ 2.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B.cn与cl是非等位基因,这两个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C.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能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3.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B.首先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科学家是萨顿 C.摩尔根等人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4.某种植物宽叶抗病植株(AaBb)与窄叶不抗病植株(aabb)测交,子代有4种表型,宽叶抗病40株,窄叶不抗病40株,宽叶不抗病10株,窄叶抗病10株。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上述实验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桶①中4种小球的数量应该相同 B.不能用桶①中的小球模拟基因的分离定律 C.桶②中小球的数量可以少于桶①中小球的数量 D.从桶①和桶②各取1个球可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5.展翅果蝇和黏胶眼果蝇最早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摩尔根的学生穆勒得到的。展翅对正常翅为显性,黏胶眼对正常眼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Ⅲ号染色体,且都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不考虑染色体互换,一对展翅黏胶眼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代表型及比例不可能是(  ) A.全部是展翅黏胶眼 B.展翅正常眼:正常翅黏胶眼=1:1 C.展翅黏胶眼:正常翅正常眼=2:1 D.展翅黏胶眼:正常翅正常眼=3:1 6.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 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子二代出现性状的分离且分离比为9:3:3:1 C.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D.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7.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均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B.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和细胞分裂中均保持独立性 C.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D.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均自由组合 8.下列现象的发现,与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建立最不相关的是( ) 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C.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受精卵的染色体分别来自卵细胞和精子 9.两对基因(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C—c、D—d)位于另外两对同源染色体,且独立遗传,不考虑交叉互换其他变异,让基因型为aaBBCCdd与AAbbccDD的水稻进行杂交,产生的F1自交,F2的基因型种类数和F1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分别是( ) A.81和16 B.27和8 C.27和16 D.81和8 10.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通常发生在 A.减数分裂Ⅰ前期 B.减数分裂Ⅱ前期 C.减数分裂Ⅰ后期 D.减数分裂Ⅱ后期 11.据报道,称为“第11号”的基因位于人体第10条染色体上。下列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 B.减数分裂中成对基因分离,同源染色体也如此 C.减数分裂中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