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呈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呈父亲》写于 1910 年秋,作者写这首诗时 17 岁,他准备离开闭塞的韶山去长沙求学去广阔的天地锻炼,而且立下誓言,不成功绝不还乡。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点。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从青少年时期就胸怀远大抱负及无限的革命理想。 教学目标 1.诵读诗词,初步领会诗词的内容,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 2.抓住词中的关键语句,对诗词的中心思想、写作思路和创作手法作深入思考与分析,感受抒情主人公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读懂诗词的内涵。 3.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比较毛泽东的这两篇文本有何异同? 相同的文体———词 ·词:又称长短句。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最初称为“曲子”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称为诗的一种,故又称“诗余”。 ·词的分类: 字数:分为小令(≤58)、中调(59-90)、长调(≥91)。 风格:豪放派和婉约派 段数: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的组成:词牌名与标题 ·词的特点: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的声韵。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相同的文体———词 ·词:又称长短句。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最初称为“曲子”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称为诗的一种,故又称“诗余”。 ·词的分类: 字数:分为小令(≤58)、中调(59-90)、长调(≥91)。 风格:豪放派和婉约派 段数: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的组成:词牌名与标题 ·词的特点: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走近作者 1911年,毛泽东18岁 ... ...